豫为终制付诸儿,莫待飞腾变化时。
涑水书仪非含玉,魏公治命欲披缁。
外加麟楦中先悴,生著蝉冠死岂知。
除卸布衾堪覆首,更无一物可相随。
豫为终制付诸儿,莫待飞腾变化时。
涑水书仪非含玉,魏公治命欲披缁。
外加麟楦中先悴,生著蝉冠死岂知。
除卸布衾堪覆首,更无一物可相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溪庵十首·其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豫为终制付诸儿,莫待飞腾变化时。" 这两句讲述了诗人希望将自己的终身所学、所思能够传承给后代,不必等到身处高位或者事业有成之前的那种急迫感。这里的“飞腾”与“变化”暗示了一种对现实社会变迁不定的态度。
"涑水书仪非含玉,魏公治命欲披缁。" “涑水书仪”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礼仪之学,而“魏公治命”则是指魏征,他在任宰相时,曾有过政绩。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名士的敬仰,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于治国安邦理想的向往。
"外加麟楦中先悴,生著蝉冠死岂知。" 这两句中的“麟楦”和“蝉冠”都是古代用来比喻轻而无用的物品。“先悴”则表达了一种早早地就感到世事无常的悲凉感受。这几句话传递出诗人对世间繁华及虚幻的深刻体会。
"除卸布衾堪覆首,更无一物可相随。"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清贫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于物欲的淡漠。这里的“布衾”是最简单的被褥,而“堪覆首”则意味着以此为遮蔽之物,表明了诗人的简朴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生命、事业、名誉和死亡等主题的抒情,展现了一位士人对于个人境遇与世间变化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俗、达观自在的人生态度。
相如当日,曾奏凌云赋。落笔纵横妙风雨。
记扬鞭辇路,同醉金明,穷胜赏,不管重城已暮。
旧游如梦觉,零落朋侪,遗墨淋漓尚如故。
况神洲北望,今已丘墟,伤白璧、久埋黄土。
但空似、灵光岿然存,怅朗月清风,更无玄度。
一年孟春月已晦,思去去臈如须臾。
春事竞在二月间,急景岂与正月殊。
今看桃李花未出,不知花开能几日。
日寻桃李不暂停,恐未十回花已失。
筋骸纵病心尚壮,酒醴虽无邻可乞。
城东欲与君试行,莫嫌冷落逐书生。
野岸涨流水,名园纷杂英。
旭景冠盖集,清谈樽酒倾。
重此台省秀,驾言江海行。
已喜怀抱粹,况推材实精。
众许极高远,时方藉经营。
讵止富中廪,固将泽东氓。
还当本朝用,不待芳岁更。
功名自兹始,勿叹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