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太息未过六,柳下一黜不待三。
我生孤僻俗眼白,人事崄巇鬼面蓝。
老踏京华寡俦偶,埋头柱下随史聃。
出入危机历已遍,往往干戈生笑谈。
君恩宽大许归去,谴诃虽至犹覆含。
头颅五十倏将及,文章政事百不堪。
何如学道谢忧患,坐听万壑松风酣。
一雏堕地才学语,双亲衰鬓况毵毵。
纵言禄养强颜耳,梦魂多悸神先惭。
乱后耕犁行可把,菽水足助含饴甘。
春水方生江之南,云帆转海如飞骖。
归心已逐春雁发,一官鸡肋又焉贪。
誓与老农同击壤,息影不离山中庵。
长沙太息未过六,柳下一黜不待三。
我生孤僻俗眼白,人事崄巇鬼面蓝。
老踏京华寡俦偶,埋头柱下随史聃。
出入危机历已遍,往往干戈生笑谈。
君恩宽大许归去,谴诃虽至犹覆含。
头颅五十倏将及,文章政事百不堪。
何如学道谢忧患,坐听万壑松风酣。
一雏堕地才学语,双亲衰鬓况毵毵。
纵言禄养强颜耳,梦魂多悸神先惭。
乱后耕犁行可把,菽水足助含饴甘。
春水方生江之南,云帆转海如飞骖。
归心已逐春雁发,一官鸡肋又焉贪。
誓与老农同击壤,息影不离山中庵。
此诗是清代诗人孙锵鸣所作,表达了作者因言事被罢官后即将南归的心情。首句“长沙太息未过六”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叹息,紧接着“柳下一黜不待三”描绘了贬谪的迅速,反映出仕途的坎坷。诗人自嘲“孤僻俗眼白,人事崄巇鬼面蓝”,流露出对世俗眼光和人情险恶的感慨。
“老踏京华寡俦偶,埋头柱下随史聃”表达了在京都的孤独和对道家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经历种种危机,却能以笑谈面对,“干戈”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罢官后,他感恩皇恩允许归去,尽管仍有责备,但内心宽慰。
“头颅五十”、“文章政事百不堪”表明诗人对官场的厌倦,转而向往“学道谢忧患”的生活,享受松风的宁静。“一雏堕地才学语,双亲衰鬓况毵毵”表达了对家庭的挂念,以及对父母年迈的忧虑。他决定回归田园,与农夫共耕,以菽水之养为乐。
最后两句“归心已逐春雁发,一官鸡肋又焉贪”表达了对官职的淡泊,决心远离官场,过上隐居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官场的反思,也有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法在先天,玄妙处、无言可说。
其要在、守乎中正,灵台莹彻。
太极神居黄谷内,先天气在玄关穴。
寂然不动感而通,凭刚烈。运风雷,祈雨雪。
役鬼神,驱妖孽。只此是、非咒非符非罡诀。
寂定神归元谷府,功成行满仙班列。
玩太虚、稳稳驾祥云,朝金阙。
灵运平生屐,如何一瘦藤。
夕阳红叶寺,秋雨白头僧。
阅世三兵火,传心几佛灯。
讵罗还记我,曾向此山登。
王公厌承明,出守南宫钥。
结构得崇岳,岿然瞰清洛。
是时谪仙人,发轫自庐霍。
郊原春鸟鸣,来此动豪酌。
报投一何富,玉桉金刀错。
新榜揭中楹,千载见远托。
朅来访陈迹,物色属摇落。
人烟隔凫雁,田畴带城郭。
红蕖陨风漪,砂砾卷飞箨。
青青陵上姿,独汝森自若。
人生如博奕,得丧难前约。
金锤初控颐,已复东方作。
大明升中天,龙鸾入阶阁。
深惩渔夺弊,法令一刊削。
斯民如解悬,喜气郁磅礴。
公乎数登览,行矣翔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