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平初尽,芦芽势渐分。
朝来知宿雨,谷底见归云。
日上松犹滴,风来草自薰。
临溪归路险,万筏下河汾。
荷叶平初尽,芦芽势渐分。
朝来知宿雨,谷底见归云。
日上松犹滴,风来草自薰。
临溪归路险,万筏下河汾。
此诗描绘了芦芽山的自然风光与宁静氛围。首句“荷叶平初尽,芦芽势渐分”以荷叶的凋零与芦芽的生长对比,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接着,“朝来知宿雨,谷底见归云”通过清晨的雨水和山谷中的云雾,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而后,“日上松犹滴,风来草自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松树滴水和微风吹过草地的芳香,细腻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最后,“临溪归路险,万筏下河汾”则以溪边归途的险峻与众多船只顺流而下的场景,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前行的动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芦芽山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人言太白豪,其诗丽以富。
乐府信皆尔,一扫梁隋腐。
馀编细读之,要自有朴处。
最于赠答篇,肺腑露情愫。
何至昌谷生,一一雕丽句。
亦焉用玉溪,纂组失天趣。
沈宋非不工,子建独高步。
画肉不画骨,乃以帝闲故。
金鞍骤紫陌,讵识林下胜。
石苔为谁碧,我辈坐乃称。
丝毫无愧容,照此冷泉镜。
竹树亦如我,不与春色竞。
匏尊未用酌,一见百虑醒。
土囊发饕风,无波此终定。
革履汉臣心,恐未敌兹莹。
木杪夜月孤,庶其许相映。
惟菊可配松,受命天地正。
吾家植千本,朝耘暮灌润。
未言制颓龄,且用乐野性。
严霜百草死,后皇布肃令。
始知贞劲节,老硬异脆嫩。
俗圃莳红卉,赖君古道振。
斥谓非其类,一洗灵均恨。
骚人昔所餐,此辈何敢竞。
恶紫如恶莠,鲁叟遁无闷。
世眼重脂粉,君子故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