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乌》
《乌》全文
唐 / 李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日路朝飞急,霜台夕影寒。

联翩依月树,迢递绕风竿。

白首何年改,青琴此夜弹。

灵台如可托,千里向长安。

(0)
注释
日路:白天的道路。
朝飞:早晨飞翔。
急:匆忙。
霜台:结霜的平台,可能指代官署或高处。
夕影:傍晚的影子。
寒:寒冷。
联翩:连续不断。
依:围绕。
月树:月光下的树。
迢递:遥远的样子。
绕:环绕。
风竿:风中的竹竿。
白首:白发,指年老。
何年:何时。
改:改变。
青琴:青色的古琴。
此夜:今夜。
灵台:心灵。
托:寄托。
千里:千里之遥。
向:朝着。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泛指繁华之地。
翻译
白天的路上鸟儿飞得匆忙,夜晚的霜台映照着寒冷的月光。
它们连续飞翔,围绕着月光下的树木,远远地绕过风中的竹竿。
什么时候才能改变白头的命运,今夜我弹奏起青色的古琴。
如果心灵可以寄托,我愿跨越千里前往繁华的长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急促的旅程氛围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日路朝飞急,霜台夕影寒”两句,勾勒出一个时间紧迫、环境严酷的画面,给人一种压迫感。同时,"联翩依月树,迢递绕风竿"则是对行者孤独与飘逸的写照,月光下的影子和风中摇曳的竿子都显得那么孤寂。

而在“白首何年改,青琴此夜弹”中,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头发斑白的无奈,以及在这个清冷的夜晚,以古琴的弹奏来寄托自己的哀愁。这里的“青琴”不仅是乐器,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

最后,"灵台如可托,千里向长安"则是对一个心灵栖息之所的渴望,以及对遥远故乡——长安的深深眷恋。这里的“灵台”象征着一片宁静和神圣,而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够在这样的地方找到依托。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向往,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峤

李峤
朝代:唐   字:巨山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生辰:644~713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猜你喜欢

甲寅二月十八日牡丹初发

排日上牙牌,记花先后开。

看花不子细,过了却重回。

(0)

下江南向夔州

天明江雾歇,洲浦棹歌来。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城临蜀帝祀,云接楚王台。

旧知巫山上,游子共徘徊。

(0)

赠浙西李相公

长庚烈烈独遥天,盛世应知降谪仙。

月里昔曾分兔药,人间今喜得椿年。

文章政事追先达,冠盖声华羡昔贤。

尊酒与君称寿毕,春风入醉绮罗筵。

(0)

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0)

翠鸟诗

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

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形容。

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

(0)

游流杯次许旴川孝廉韵

马度峰门春象明,鸟知人意散歌声。

淡浓尽点山中景,活泼新添川上情。

东壁诗痕题石古,西岩花气逼怀清。

醉馀漫立垂杨侧,吟眺莺梭锦欲成。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