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皆拱揖,邀我入云行。
秋逼小枫醉,石撩流水鸣。
有人度林杪,隔树送歌声。
随意与之和,高吟对晚晴。
万山皆拱揖,邀我入云行。
秋逼小枫醉,石撩流水鸣。
有人度林杪,隔树送歌声。
随意与之和,高吟对晚晴。
这首清代诗人陈秩五的《雒南道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野秋景图。首句“万山皆拱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山峦仿佛在迎接诗人的到来,展现出自然的亲切与欢迎。接着,“邀我入云行”表达了诗人被美景吸引,欲登高望远的心境。
“秋逼小枫醉”描绘了秋天的浓烈,小枫叶因秋意而泛红,仿佛沉醉于这丰收的季节。而“石撩流水鸣”则通过流水声,增添了山间的生动气息,仿佛石头也在与流水嬉戏,发出悦耳的声音。
“有人度林杪,隔树送歌声”描绘了山中的隐秘生活,有人在树林深处悠然歌唱,声音透过树木,飘荡在空气中,给静谧的山林带来一丝人间烟火气。
最后两句“随意与之和,高吟对晚晴”,诗人随性地应和着山中人的歌声,尽情吟唱,享受着傍晚晴朗的时光,流露出诗人闲适自在的心情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秋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欣赏和追求。
隔水千山又万山,大江仍合小溪湾。
岸巾独立东风里,眼趁凫雏下急滩。
昨扇犹午携,今裳觉晨单。
起来且复卧,未敢窥柴关。
不知病至此,为复老使然。
平生性刚燥,畏热长喜寒。
念昔忝乡赋,践雪诣春官。
布褐背不纩,芒鞋茧且穿。
长亭夜濯足,吹灯呻故编。
买酒破孤闷,浩歌殷屋椽。
何曾悲廪秋,山棱耸臞肩。
秋风吹我髓,秋露滴我肝。
我欲与秋敌,秋先令我酸。
叹息复叹息,谁是长少年。
郡城至值夏,两日非宽程。
奔走岂吾愿,诏书促南征。
出郭星未已,归棹月已生。
问人水深浅,舟子喧未应。
水石代之对,淙然落滩声。
危峰起夕苍,暗潭生夜清。
江转风飒至,病肩难隐棱。
添衣初懒寻,忍寒良不能。
近城一二里,远岸三四灯。
望关恐早闭,驱舟祗迟行。
多情半环月,久矣将西倾。
欲落且小留,知我要入城。
月细光未多,大星助之明。
至舍心未稳,丽谯才一更。
我从灵洲来,惟见芳草渡。
蒹葭随水远,旷野无立树。
挂席上真阳,好山忽无数。
好山如隐士,避世不自露。
不应官道傍,乃有见山处。
借识卫叔玠,未睹乐彦辅。
石峰难再得,舟过更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