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玄蝉咽露枝,午风庭畔柳丝丝。
乍眠乍起何多事,争似先生睡足时。
尽日玄蝉咽露枝,午风庭畔柳丝丝。
乍眠乍起何多事,争似先生睡足时。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庭院中的一幅宁静画面。蝉在枝头低吟,午后的微风吹拂着庭畔的柳树,柳丝随风轻轻摇曳。诗人通过“尽日”、“午风”、“庭畔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悠闲、静谧的氛围。蝉的“咽露枝”和柳的“丝丝”动态,与“尽日”的静态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最后,“乍眠乍起何多事,争似先生睡足时”一句,以蝉和柳的动态反衬出诗人的闲适与满足,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情趣。
赤脚蓬头,蓑衣*箬笠,随处安然。
守无角牛儿,不离左右。
同行同住,同坐同眠。
常在家山,匀调水草,拗性之时着一鞭。
牧回处,看辽天鼻孔,软索低牵。
闲来渴饮灵泉。
把短笛横吹下岭前。
喜牛儿安静,清风凉彻,放开心地,万事由天。
彼此相忘,形神俱妙,花满前村水满川。
真消息,有世人问我,起手擎拳。
在俗修真,居尘出世,当以悟性为先。
处心清静,常守定中禅。
见素少思寡欲,忘人我、随分安然。
行藏处,潇潇洒洒,渴饮倦来眠。
问归根复命,还须立鼎,炼汞烹铅。
遇采铅时节,把火先扇。
握固则云藏烟聚,运动则斗转星旋。
半时内,玄机成象,月白照青天。
八口之家,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买吴牛十角,拖犁拽耙,耕翻大地,泼草开荒。
下种依时,移苗应候,裁向中田灌水浆。
灵苗长,看盈畴遍野,处处风光。
秋来雨顺时康。
有黍米凝珠滴露香。
向六时勤顾,三更不睡,呼男呼女,采取回仓。
击坏讴歌,烹鸡酌酒,妇乐夫*饮一觞。
无他事,但存诚守朴,稽首义欢饮一觞。
无他事,但存诚守朴,稽首羲皇。
自小颠狂,平生落魄,放浪飘蓬。
把三教玄机,从根识破,包含万象,混沌家风。
问释谈机,问儒说理,问道言丹守个中。
无拘执,但闲来捉虎,怒后擒龙。
不分南北西东。
信步逍遥到处通。
向太华峰头,瑶池会上,诗吟万字,酒饮千钟。
足下云生,袖中雷起,剑吐寒光射九重。
真风子,出乾坤之外,劈碎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