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腊冻全消,绛阙晴光护早朝。
日转春王仙掌丽,星临晓仗漏声遥。
常参鹓侣趋三陛,弥望龙光隔九霄。
试煖条风新献节,阳和应已遍夭乔。
□□辞腊冻全消,绛阙晴光护早朝。
日转春王仙掌丽,星临晓仗漏声遥。
常参鹓侣趋三陛,弥望龙光隔九霄。
试煖条风新献节,阳和应已遍夭乔。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元日早朝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自然变化与宫廷的庄严氛围。
首句“□□辞腊冻全消”,巧妙地运用了“□□”作为未知字,暗示着季节更替,严寒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的气息逐渐弥漫开来。接着,“绛阙晴光护早朝”,将皇宫比作色彩鲜艳的宫殿(绛阙),在晴朗的天空下,为早朝的仪式增添了一抹庄严而神圣的光辉。这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丽景色,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秩序。
“日转春王仙掌丽,星临晓仗漏声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早朝的气氛。太阳的移动使得仙掌(古代帝王所用的仪仗)显得更加华丽,星星的光芒照耀着清晨的仪仗队列,远处传来悠长的滴漏声,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为整个场景增添了神秘与庄重感。
“常参鹓侣趋三陛,弥望龙光隔九霄”则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臣们整齐有序地步入朝堂的情景。鹓侣指的是群臣,三陛代表了朝堂的阶梯,龙光则是对皇帝威严的象征。这一句不仅表现了朝廷的威严,也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与秩序。
最后,“试煖条风新献节,阳和应已遍夭乔”表达了诗人对新一年开始的期待与祝福。条风是指春季的微风,新献节意味着新的开始,阳和指的是温暖的阳光,它已经遍及高树与低草,预示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新气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早朝的庄严与春天的生机,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祝愿。
隐书有三景,字字当力行。
寸地与尺宅,可以久汝生。
溯流归昆虚,坚守临长城。
一旦告成功,河塞黄金成。
笙鹤适缑山,貂蝉朝玉京。
即今修行地,千古名还婴。
豫章濒大江,气候颇不令。
孟冬风薄人,十室八九病。
外寒客肺胃,下湿攻脚胫。
俗巫医不艺,呜呼安托命。
我始屏药囊,治病以清静。
幻妄消六尘,虚白全一性。
三日体遂轻,成此不战胜。
长年更事多,苦语君试听。
总角入家塾,学经至豳诗。
治道本耕桑,此理在不疑。
今兹垂九十,谢事居海涯。
戴星理农业,未叹筋力衰。
四月筑麦场,五月潴稻陂。
秉火去螟蝗,磨刀剪棘茨。
西成大作社,歌鼓乐圣时。
洚水初平时,草木充九州。
禽兽孳育繁,与人为敌雠。
于时圣人作,日夜为民忧。
思有以胜之,食肉而服裘。
然后人奠居,禾黍岁有秋。
岂知千载后,戕杀无时休。
一食刀几赤,百味供膳羞。
豪侈方相誇,哀哉非始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