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罗裙下标三棒,红粉腮边泪两行。
叉手向前咨大使,这回不敢恼儿郎。
绿罗裙下标三棒,红粉腮边泪两行。
叉手向前咨大使,这回不敢恼儿郎。
诗中的“绿罗裙下标三棒,红粉腮边泪两行”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服侍客户时的情形。她穿着绿色的衣裳,手中拿着筷子(古代的计数工具),眼泪汪汪,这从侧面反映了她内心的不甘和苦楚。"叉手向前咨大使"一句,则表现了女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对权威人物(大使)的服从与请求。而最后“这回不敢恼儿郎”则透露出女子此刻对于过往可能引起争执的情境,已经选择了忍让和退缩。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古代妓女生活中的无奈、苦楚以及她们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同时,也隐含着对权力与阶层差异的批判。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下层女子命运的同情和关怀。
山色湖光并在东,扁舟归去有樵风。
莫道野人无外事,开田凿井白云中。
一病经四年,亲朋书信断。
穷通合易交,自笑知何晚。
元君在荆楚,去日唯云远。
彼独是何人,心如石不转。
忧我贫病身,书来唯劝勉。
上言少愁苦,下道加餐饭。
怜君为谪吏,穷薄家贫褊。
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
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缱绻。
念我口中食,分君身上暖。
不因身病久,不因命多蹇。
平生亲友心,岂得知深浅。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
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
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
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
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沈昔意气,改换旧容质。
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午时乘兴出,薄暮未能还。
高上烟中阁,平看雪后山。
委形群动里,任性一生间。
洛下多闲客,其中我最闲。
病身初谒青宫日,衰貌新垂白发年。
寂莫曹司非热地,萧条风雪是寒天。
远坊早起常侵鼓,瘦马行迟苦费鞭。
一种共君官职冷,不如犹得日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