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
《采桑子》全文
清 / 张尔田   形式: 词

当初曾记临岐语,蜀纸亲封。说与相逢。

祗是今番已不同。琴中传尽殷勤意,谁适为容。

鬓葆秋蓬。恨入檀心一寸红。

(0)
鉴赏

这首《采桑子》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张尔田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词人对过往情感的回忆与感慨。

“当初曾记临岐语”,开篇即以“临岐”二字,勾勒出离别时的情景,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词人试图捕捉并回味那段时光中的言语。接着,“蜀纸亲封”一句,不仅描绘了信件的精心封装,更暗含着对过去情感的珍视与怀念。通过“蜀纸”这一特定的物品,词人将时空拉回,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深情。

“说与相逢”,词人回忆起与某人的相遇,这不仅是物理上的重逢,更是心灵的交汇。然而,“祗是今番已不同”,转折之处,词人道出了情感变化的无奈与哀愁。时间的流逝,让一切都不再如初,即使是曾经最熟悉的面孔,也变得陌生起来。

接下来,“琴中传尽殷勤意,谁适为容”,词人以“琴”为喻,表达了情感的传递与表达。在琴声中,蕴含着对对方的深情厚意,但这份心意却无人能懂,无人能接受,孤独与失落感油然而生。这里,词人巧妙地运用了音乐这一媒介,将其与情感紧密相连,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鬓葆秋蓬。恨入檀心一寸红”,这两句以形象的比喻收尾。鬓发如同秋日的蓬草,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衰败;而“恨入檀心一寸红”,则以红心檀木的比喻,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愤恨。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象,更深刻地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使得整首词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采桑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词人对过往情感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情感变迁的深刻思考。这首词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词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情感状态和社会背景下的个人体验。

作者介绍

张尔田
朝代:清

张尔田(1874年—1945年),一名采田,字孟劬,号遁庵、遁庵居士,又号许村樵人,杭县(今浙江杭州)人。近代历史学家、词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张之杲,著有《初日山房诗集》、《泰州保卫记》。辛亥革命后闲居。1914年清史馆成立,参与撰写《清史稿》,主撰乐志,前后达七年。1915年曾应沈曾植邀请,参加编修《浙江通志》。1921年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学、光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任中国史和文学教授。最后在燕京大学哈佛学社研究部工作,为燕京大学国学总导师。
猜你喜欢

小重山

自古高人远市廛。超然离俗表,隐林泉。

曾闻宣圣有遗言。仁智者,山水窟中安。

无事恼心间。猿鹤为朋友,养成丹。

白云深处乐幽闲。明月下,一曲小重山。

(0)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其一

元龙湖海豪,忘怀但高眠。

渊明辟世士,素琴不张弦。

古意各有适,薄俗空媸妍。

所以武陵翁,种桃竟忘年。

(0)

秋怀十二首·其八

野蔓网丛棘,下有幽兰花。

缄春敛华滋,古意良独多。

霜寒九十月,萧飒如枯莎。

但使本根在,菅茅将奈何?

(0)

秋夜燕山旅舍偶成寄林致和

花漏无声海月阴,小窗灯火夜沈沈。

出师表动英雄志,征伐书移慷慨心。

边塞雪深迷小草,关河秋老见乔林。

不须更论江南事,击剑长歌且漫斟。

(0)

雨中遣兴二首·其一

黯黯阴阴没大荒,髑髅无语剑生芒。

青山有梦客千里,明月故人天一方。

鹿走平原沙莽莽,龙飞沧海雨浪浪。

相望多少相思意,倚遍危楼尚慨慷。

(0)

次申屠子迪韵四首·其三

海国秋风劲,江城暮雨昏。

浮云低月峡,戍鼓殷雷门。芳草何年歇?

青山亘古存。光阴如过客,吾道底须论。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