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即为侈,白石又太拙。
斲得奇树根,中如老蛟穴。
时招山下叟,共酌林间月。
尽醉两忘言,谁能作天舌。
黄金即为侈,白石又太拙。
斲得奇树根,中如老蛟穴。
时招山下叟,共酌林间月。
尽醉两忘言,谁能作天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体现了古典诗词中的自然意境和田园诗的特点。开篇“黄金即为侈,白石又太拙”两句,通过对比黄金与白石,表达了物质上的平衡观念,不重奢华也不贬粗糙,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生活的审美态度。
接着,“斲得奇树根,中如老蛟穴”描绘了一幅斧凿古木、发现其中空洞如同蛟穴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手艺,更象征着对自然的探究和利用。
“时招山下叟,共酌林间月”则是诗人邀约山下的老者,一起在林间饮酒赏月。这里,“叟”字用得恰到好处,既形容了人物,也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最后,“尽醉两忘言,谁能作天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沉浸于酒宴之中,到了酣畅淋漓、语无伦次的地步。这里的“天舌”,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语言,也可解作超脱尘世的至高言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在田园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意愿。
灵曜迭来往,气序恒代迁。
自登青云衢,奄忽三十年。
君从故乡来,念我世姻联。
披轩叙暌阙,秉烛坐夜阑。
笑谈未及已,驱车忽言还。
惜兹相会难,中心增郁烦。
清露萎秋草,凉飙激郊原。
鲁酒倒玉壶,饯送泺水边。
君归剑江去,而我之秦川。
临期重踯躅,涕泪如流泉。
南北两分袂,飞旆何翩翩。
引领遥相睇,泰岳生云烟。
情敦谅难忘,幽期结无缘。
愿言慎操履,俯仰不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