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驱车度函谷,解鞍访古骊山麓。
华清虽有亡国恨,绣岭犹存旧时木。
无情草木竞争春,不问兴亡自红绿。
汉家上林更萧瑟,宫殿荒基走麋鹿。
可怜乔木亦已无,五柞长杨今朴樕。
忆昔驱车度函谷,解鞍访古骊山麓。
华清虽有亡国恨,绣岭犹存旧时木。
无情草木竞争春,不问兴亡自红绿。
汉家上林更萧瑟,宫殿荒基走麋鹿。
可怜乔木亦已无,五柞长杨今朴樕。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回忆往昔,驾车穿越函谷,解下马鞍在骊山脚下探寻古迹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过往国恨的怀念,以及自然界中草木无情,竞相争春,不问世事兴衰,只顾自我生长之感慨。
"华清虽有亡国恨,绣岭犹存旧时木" 表明诗人心中对失去的国家有着深深的情感,但自然界中的山木,却依然如旧,似乎在诉说往昔的故事。"无情草木竞争春,不问兴亡自红绿" 则是对自然界草木不顾世事变迁,只为争取春天生机的描写,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着,"汉家上林更萧瑟,宫殿荒基走麋鹿" 描述了曾经繁华的汉朝宫殿现在已成废墟,上林之地变得更加萧索,而野鹿在此自由漫步,这些景象都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往昔辉煌的怀念。
最后,"可怜乔木亦已无,五柞长杨今朴樕" 表示了诗人对于连那些曾经高大树木也可能不复存在的哀伤,以及对于时间流逝、万物变迁的感慨。这里的“乔木”指的是挺拔的大树,“五柞长杨”则是形容树木的坚硬和长寿,但现在却变得单薄而不再雄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物是人非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忆昨东园春,桃李竞芳媚。
灼灼扬光华,百卉避妍丽。
盛时苦不常,风霜倏中瘁。
君看繁艳枝,一朝叹零坠。
南山有松柏,托根何崷崒。
劲立千寻冈,孑然绝比类。
洛阳缺中梁,匠石空仰视。
丹碧焕桷榱,巨材安可致。
广文爱客贫无酒,杜老多愁不恋杯。
晚杖白云诗社远,秋风黄叶野堂开。
篱花犹是陶潜节,窗草空迟茂叔来。
几度长安醉明月,相思他日忆京台。
新月照秋水,寒江坐晚空。
十年惭潦倒,双剑恋雌雄。
偶尔叨陪从,瞿然意转蒙。
疏遗成久癖,礼乐岂能攻。
斗畔秋槎迥,天南海气濛。
远征心不展,浅酌酒迟穷。
冲雨鸥群乱,迎霜桕叶红。
归期候新柳,岁晏惜飘蓬。
短褐贫原宪,寒毡仰郑公。
栋梁须国用,朴棫负春融。
小相吾何敢,雕虫自不工。
受知心感激,殊遇礼帡幪。
分托形骸外,情纾笑语中。
青衿归绣豸,黄发识花骢。
市骨能牧骏,遗才想卧龙。
无心劳案牍,用意本精忠。
旧日招提境,千年化育宫。
庭开如聚讼,道大岂难容。
述作圣明事,炉锤天地功。
衣冠新振顿,贤哲古尊崇。
柱史真喉舌,王臣尚匪躬。
贤哉季子札,陋矣叔孙通。
小技惭何补,空名虑有终。
两生辞汉诏,三礼志周风。
落落寻千载,明明自九重。
圣神频积德,风俗正当隆。
化雨沾南服,和风满太穹。
十朝臣九有,万国仰重瞳。
大道唐虞远,中兴制作同。
感时追骥尾,羞老祝鸡翁。
《聂双江侍御巡闽辟梵宫开五经书院聚生儒讲礼教移檄见徵晚发舟南下呈华古溪先生三十韵》【明·邱云霄】新月照秋水,寒江坐晚空。十年惭潦倒,双剑恋雌雄。偶尔叨陪从,瞿然意转蒙。疏遗成久癖,礼乐岂能攻。斗畔秋槎迥,天南海气濛。远征心不展,浅酌酒迟穷。冲雨鸥群乱,迎霜桕叶红。归期候新柳,岁晏惜飘蓬。短褐贫原宪,寒毡仰郑公。栋梁须国用,朴棫负春融。小相吾何敢,雕虫自不工。受知心感激,殊遇礼帡幪。分托形骸外,情纾笑语中。青衿归绣豸,黄发识花骢。市骨能牧骏,遗才想卧龙。无心劳案牍,用意本精忠。旧日招提境,千年化育宫。庭开如聚讼,道大岂难容。述作圣明事,炉锤天地功。衣冠新振顿,贤哲古尊崇。柱史真喉舌,王臣尚匪躬。贤哉季子札,陋矣叔孙通。小技惭何补,空名虑有终。两生辞汉诏,三礼志周风。落落寻千载,明明自九重。圣神频积德,风俗正当隆。化雨沾南服,和风满太穹。十朝臣九有,万国仰重瞳。大道唐虞远,中兴制作同。感时追骥尾,羞老祝鸡翁。
https://shici.929r.com/shici/qthJJ7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