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丙午秋和筱石咏别原韵,作于苏署》
《高阳台.丙午秋和筱石咏别原韵,作于苏署》全文
清 / 许禧身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梧院风多,蕉窗雨过,无端又动离愁。

百结柔情,涌来万绪千头。

堪怜误却英姿女,到而今、尘念皆休。恨悠悠。

往事思量,心若悬钩。

别来屈指须三月,劝加餐珍重,勿念归舟。

咫尺天涯,凄凉两地皆秋。

堪欣已定同偕处,想人生、那得长留。和清讴。

剔尽银釭,听断更筹。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盼。开篇“梧院风多,蕉窗雨过”,以自然界的风雨象征内心的波动与离愁的弥漫,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无端又动离愁”直接点明主题,离愁在不经意间再次涌上心头。

“百结柔情,涌来万绪千头”进一步深化情感,将复杂的情感比喻为难以解开的千丝万缕,形象地表现了情感的纷繁复杂。接下来的“堪怜误却英姿女,到而今、尘念皆休”表达了对女子英姿的怜惜以及对过往尘世杂念的放下,透露出一种超脱的情感境界。

“恨悠悠。往事思量,心若悬钩”则通过“心若悬钩”这一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与留恋,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紧接着的“别来屈指须三月,劝加餐珍重,勿念归舟”则是对别后时光的计算与对对方的关怀,体现了深情厚谊。

“咫尺天涯,凄凉两地皆秋”一句,将空间的距离与情感的隔阂巧妙结合,强化了离别的苦楚。最后,“堪欣已定同偕处,想人生、那得长留”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对永恒的向往,同时又意识到人生短暂,充满了无奈与感慨。

“和清讴。剔尽银釭,听断更筹”以音乐与时间的流逝作为结尾,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是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许禧身
朝代:清

许禧身,字仲萱,仁和人。祐身妹,贵阳直隶总督陈夔龙继室。有《亭秋馆诗词钞》。
猜你喜欢

五夜词·其三

微雪初销绮陌尘,河桥月色净如银。

踏歌声逐香风远,多少遗钿堕翠人。

(0)

喜蚊勉儿辈二首·其一

怪我贪眠似困蒙,怜君唤醒主人翁。

雷声入耳尘缘悟,尽在乾坤大觉中。

(0)

飞来寺

百转丹梯历翠微,古坛灯火映岩晖。

来经梁晋年华远,得驻名山不复飞。

一水萦纡开峭峡,万峰回合拥禅扉。

余心亦动幽栖念,何怪猿声黯客衣。

(0)

癸巳七夕寓平夷漫兴

几岁他乡逢七夕,他乡何事更他乡。

城头雨过新凉早,枕畔蛩声客梦狂。

到处征衣愁铁马,谁家思妇倚银床。

虚云牛女年年会,看尽明河接晓光。

(0)

岳阳公署作

别署倚巴丘,重湖郭外浮。

苔荒残壁古,木落满庭秋。

雁度南楼远,乌啼北院幽。

空阶时独立,偏动越乡愁。

(0)

送张汝成归省.三首·其二

东归羡尔去承颜,送别长亭忍独还。

到日故园多乐事,应怜王粲滞江关。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