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往南湖,秦岵斋先生以长歌赠行。作此奉答,即以留别》
《将往南湖,秦岵斋先生以长歌赠行。作此奉答,即以留别》全文
清 / 张问陶   形式: 古风

长身饥鹤毛羽修,客心茫茫增百忧。

破釜生鱼突无火,贷粟且谒监河侯。

买得轻航不盈尺,揭牌自著飘零客。

秋霜既下众林羸,一片寒烟压江白。

谁擘瑶笺赠远行,草风沙雨怅孤征。

文游曾接秦淮海,独谱离歌动别情。

先生浩气吞云梦,直以衙官卑屈宋。

醉后挥毫墨沈流,湘波岳石争浮动。

濯锦坊头贾傅祠,昔年鸿爪亦堪思。

长沙九月成衣未,客子秋帆欲挂时。

连朝风雨重阳节,醉插茱萸不妨别。

新诗笑谢杜陵人,八尺江湖壮行色。

濯足行将望八荒,巴陵水驿夜苍苍。

回头黄鹤西楼月,秋思离愁满岳阳。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名为《将往南湖,秦岵斋先生以长歌赠行。作此奉答,即以留别》。诗中描绘了诗人即将前往南湖的情景,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长身如饥鹤的诗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他生活困顿,甚至无法生火做饭,只得向监河侯借贷粮食。接着,诗人买来了一艘小船,自称为飘零的客人。秋天的霜降使得树木凋零,一片寒烟笼罩着江面,显得格外凄凉。

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秦岵斋的文游之乐,两人曾共赏秦淮美景,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然而,现在却要分别,诗人内心充满了惆怅和不舍。他以浩然之气自许,不屑于世俗的卑微,即使醉酒之后,仍能挥毫泼墨,笔墨如流动的湘波岳石,充满豪情壮志。

最后,诗人来到了贾傅祠,追忆起昔日的足迹。长沙九月,诗人尚未完成衣物的准备,而此刻,他即将乘船出发。连日的风雨并未影响诗人的心情,在重阳佳节,他依然插上茱萸,表达对友人的祝福。诗人以新诗回赠杜陵人,展现了八尺江湖的壮阔景色,预示着未来的旅程将充满挑战与壮丽。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与憧憬。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作者介绍
张问陶

张问陶
朝代:清   字:仲冶   生辰:1764—1814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蜀山老猿,清四川遂宁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因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亦称“老船”。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后辞官寓居苏州虎邱山塘。
猜你喜欢

诗三百三首·其二四五

一生慵懒作,憎重只便轻。

他家学事业,余持一卷经。

无心装褾轴,来去省人擎。

应病则说药,方便度众生。

但自心无事,何处不惺惺。

(0)

偶作二首·其二

霞衣重叠红蝉暖,云髻葱笼紫凤寒。

天上少年分散后,一条烟水若为看。

(0)

雪晴晚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0)

投赠张端公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嫉邪霜气直,问俗春辞柔。

日户昼辉静,月杯夜景幽。

咏惊芙蓉发,笑激风飚秋。

鸾步独无侣,鹤音仍寡俦。

幸沾分寸顾,散此千万忧。

(0)

子规

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

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0)

润州听暮角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