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规》
《子规》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

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0)
翻译
在深深的峡谷里,云安县的江边楼阁鳞次栉比。
两岸的山林紧密相接,整日里杜鹃鸟的啼声不断。
微风中隐约可见春意,夜晚则带着萧瑟的凉意。
旅人的愁绪怎能忍受这样的景象,故意压低声音仿佛是旁人低声细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面。开篇“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两句,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写,设置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则进一步渲染出山间的幽深与生机。这里的“子规啼”指的是鸟鸣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安静。

“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两句则是对景物变化的细腻描绘。“春风”和“夜色”分别代表了季节与日夜更替的不同氛围,而“眇眇”、“萧萧”则增添了一种柔和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情感。

最后,“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表达了诗人的旅途之思。面对这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内心涌起一股离愁,但却选择了一种低声细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既是对环境的一种尊重,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郁。

整首诗通过精妙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周翁留饮酒

晓对山翁坐破窗,地炉拨火两相忘。

茅柴酒与人情好,萝卜羹和野味长。

外面干戈何日定,前头尺寸逐时量。

而今难说山居稳,飞马穷搜过虎狼。

(0)

次韵答学者四首·其一

津津爽气贯眉目,十五男儿万里身。

笔下倒倾三峡水,胸中别作一家春。

(0)

山简习池

夷甫清言百不知,山公日醉习家池。

晋朝将相元如此,石勒刘渊自奋飞。

(0)

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其一读书亭

古人不可见,千卷留遗编。

要非纸上语,至理实参前。

列圣精微心,舍此将何传。

根本会于一,枝叶数万千。

博文可约礼,掘井志得泉。

兹乃读书旨,涵泳当忘年。

勿以急迫求,留神尝静专。

亦勿事悠悠,岁月空推迁。

久而竟纯熟,脱落不知然。

众理斯旁通,如海会百川。

又如庖丁刀,体解牛无全。

超然得我心,枘凿非方圆。

书在言语后,用起言语先。

唐人资缀缉,汉儒拘训笺。

记诵日益博,畴知心鉴昏。

祗足骋驰骛,与道实天渊。

瑱山名亭意,难与世人言。

方将屏俗虑,日夕亲圣贤。

见闻岂足道,孰是入德门。

隐几无别事,真趣在穷研。

一旦忽冰释,花柳春无边。

此时案上书,始可付蹄筌。

(0)

卧龙瀑布

登陟百险艰,来看云间瀑。

飞从千仞峰,泻作一条玉。

冬夏有盈缩,古今无断续。

当日武夷翁,翩然来结屋。

(0)

极相思

江头疏雨轻烟。寒食落花天。

翻红坠素,残霞暗锦,一段凄然。

惆怅东君堪恨处,也不念、冷落尊前。

那堪更看,漫空相趁,柳絮榆钱。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