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其一读书亭》
《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其一读书亭》全文
宋 / 陈文蔚   形式: 古风

古人不可见,千卷留遗编。

要非纸上语,至理实参前。

列圣精微心,舍此将何传。

根本会于一,枝叶数万千。

博文可约礼,掘井志得泉。

兹乃读书旨,涵泳当忘年。

勿以急迫求,留神尝静专。

亦勿事悠悠,岁月空推迁。

久而竟纯熟,脱落不知然。

众理斯旁通,如海会百川。

又如庖丁刀,体解牛无全。

超然得我心,枘凿非方圆。

书在言语后,用起言语先。

唐人资缀缉,汉儒拘训笺。

记诵日益博,畴知心鉴昏。

祗足骋驰骛,与道实天渊。

瑱山名亭意,难与世人言。

方将屏俗虑,日夕亲圣贤。

见闻岂足道,孰是入德门。

隐几无别事,真趣在穷研。

一旦忽冰释,花柳春无边。

此时案上书,始可付蹄筌。

(0)
鉴赏

这首宋诗《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其一)读书亭》是陈文蔚所作,表达了对读书深思的见解和对学问之道的理解。诗人首先强调古人的智慧留存在书籍中,但真正的道理并非文字表面,而是需要深入体会和实践。他指出,历代圣贤的思想精髓通过读书得以传承,读书的目的不仅是增长知识,更是修身养性,涵养心性。诗人告诫读者不要急于求成,而应静心专研,避免空度光阴。

接着,诗人借用“百川归海”和“庖丁解牛”的比喻,说明学问之道的融会贯通和深入理解,以及读书超越语言文字,直达内心深处的重要性。他还批评了唐代学者过于依赖文字拼凑,汉儒拘泥于训诂,而忽视了内心的洞察力。他认为,只有通过长期的穷究,才能真正领悟到学问的真谛。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吴子似所建读书亭的赞赏,希望他能远离世俗杂念,亲近圣贤,通过阅读和思考达到更高的境界。诗人认为,当读书的心境豁然开朗,如同春天花开满园时,才能真正运用所学,实现自我提升。

整首诗寓教于乐,既有对读书方法的指导,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宋代士人对学术追求的严谨态度和对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陈文蔚

陈文蔚
朝代:宋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月夜唐栖舟中和樊榭韵

霜花霜叶环江城,夜明如昼送我行。

生民水旱大可念,故人出处尤关情。

三千卷书压舱重,五十里水听橹清。

东方渐白残梦醒,荒鸡似为客子迎。

(0)

用前韵怀石林

黍谷新传解冻辰,何堪万里泣累臣。

望云代作皋陶祭,缓颊谁为慈母陈。

料得真钢无变色,空教夜雨独伤神。

洞庭春水新生涨,耿耿枫林入梦频。

(0)

胡京兆鹿亭制墨最精近日散亡殆尽钝轩贻予一丸因赋二律·其一

敬义堂中五鬣精,取材百和莫能京。

望云梦入黄山近,染翰香同赤水清。

柏府严霜留点漆,蕉窗寒露发光莹。

昔贤撰搆谁能继,磨墨磨人愧后生。

(0)

重访云栖即景杂咏·其三

修篁深处小延俄,又觉檐阴几许过。

山鸟啅林还太古,野花绘壁自春和。

(0)

清明

纤云净敛碧山横,圆镜中央岸柳萦。

不独韶妍诏游兴,所欣近远利春耕。

芳萍波面偏增点,娇鸟枝头惯会鸣。

一晌閒情觇节物,兹来差未负清明。

(0)

竹素园

纵目湖山景,游心竹素园。

社过春正丽,物与道俱存。

黛重云根古,淙鸣水乐喧。

沈思堪致远,得句异常言。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