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篁深处小延俄,又觉檐阴几许过。
山鸟啅林还太古,野花绘壁自春和。
修篁深处小延俄,又觉檐阴几许过。
山鸟啅林还太古,野花绘壁自春和。
这首诗描绘了云栖之地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首句“修篁深处小延俄”,以“修篁”指代竹林,通过“深”字强调了竹林的茂密,而“小延俄”则暗示了时间的短暂与空间的延伸,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意境。接下来,“又觉檐阴几许过”,将视角转向屋檐下的阴影,通过“几许”一词,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光影变化的微妙。
“山鸟啅林还太古”,诗人借山鸟的鸣叫,展现了大自然的原始与和谐,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充满了对自然纯净状态的向往。“野花绘壁自春和”,最后两句将焦点转移到野花上,它们在墙壁上自由绽放,赋予了春天的温暖与和煦,同时也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自然环境的深深喜爱与向往,以及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峭风弄冷。正搓酥剪水,飞雪初逞。
雁影冥茫,树色迷离,长空一片清迥。
沧江日暮云阴合,早又是、千山送暝。
想翠楼、初卷重帏,寒入玉人跻领。
寂寞梅边韵事,冷红犹未放,谁助清兴。
巷陌沈沈,枯柳萧萧,那有故人车听。
还思极浦扬舲去,怕冻合、鲛宫明镜。
盼中庭皓月,能来共赏,玉台仙境。
梅花树头春雪晴,长廊僧定客梦醒。
蛾眉豆熟樱笋老,两月风雨云屏屏。
暄寒倏忽变气候,客衣单夹烦调停。
移船避漏送白日,一根露草栖风蜓。
蛙衣陵屯分变化,苏山云中几秋夏。
欲携吟卷相追随,呈佛不堪仙可嚇。
归期得请那可料,炊米僧厨犹欠贾。
吞腥啄臭欲可为,快理红藤趁今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