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陈府教喜晴古句且践苏山之韵》
《次陈府教喜晴古句且践苏山之韵》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古风

梅花树头春雪晴,长廊僧定客梦醒。

蛾眉豆熟樱笋老,两月风雨云屏屏。

暄寒倏忽变气候,客衣单夹烦调停。

移船避漏送白日,一根露草栖风蜓。

蛙衣陵屯分变化,苏山云中几秋夏。

欲携吟卷相追随,呈佛不堪仙可嚇。

归期得请那可料,炊米僧厨犹欠贾。

吞腥啄臭欲可为,快理红藤趁今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喜晴之景时的复杂心情与生活琐事的交织。首句“梅花树头春雪晴”以梅花与春雪的对比,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接着,“长廊僧定客梦醒”,既表现了僧人的宁静生活,也暗示了诗人从梦中醒来,对现实生活的重新审视。

“蛾眉豆熟樱笋老,两月风雨云屏屏”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更迭,隐喻人生的起伏与变化。接下来,“暄寒倏忽变气候,客衣单夹烦调停”则直接点明了季节变换带来的生活不便,以及诗人对此的适应与调整。

“移船避漏送白日,一根露草栖风蜓”描绘了诗人乘船避雨的情景,以及自然界的微小生命在风雨中的生存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蛙衣陵屯分变化,苏山云中几秋夏”通过蛙衣的变化和苏山云雾中的季节变换,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时间的流逝。

最后,“欲携吟卷相追随,呈佛不堪仙可嚇”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自然与生活的愿望,但又担心自己无法达到理想境界的矛盾心理。“归期得请那可料,炊米僧厨犹欠贾”则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生活所需的实际问题。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琐事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寄黄韭畦

沧江地僻无佳客,雨落狂花满敝庐。

端节忆逢车马至,春风乍领笑谈馀。

衙荒不具洪州榻,性鲁空闻圮上书。

惆怅灵岩天外碧,双峰新月对庭除。

(0)

普安观

西观崚嶒势不群,送君步步出红尘。

依稀犹似当年景,曾否山灵问故人。

(0)

冬夜留宿虚壑精舍暨朱抱光陈行一讲易图夜分抱光援琴弹碧天秋思雉朝飞诸曲行一起复为我剑舞二十四变烛见跋寒月莹然而霜鸡已再唱矣

少年好奇老好古,陡见神奇在臭腐。

龟龙振跃自然事,妙义乾坤由逆数。

京兆二君同■户,我来夜就双林语。

虚襟远遇神近交,折角曾谁意连拄。

灯昏夜久人坐忘,陈编未掩清琴张。

流虚入变两不测,天风云海声琅琅。

此时万籁肃不闻,一缕一丝呼吸分。

寒飙细坼湘水纹,恍惚欲下云中君。

琴歌既终客起立,子公曾孙剑舞及。

腾踏步武飘风急,回旋五五复十十。

崖倒枯株虎气吹,山划惊雷龙火匝。

一片霜棱不见霜,寒月堕地清冰湿。

始知役神不役气,能使观者皆震詟。

舞罢孱然若处子,此夕何夕叹观止。

机含动静良有以,太虚溶溶曙光启。

(0)

展眺

临空展孤眺,山豁双眸开。

秋色无边际,高云万里来。

可怜牧马处,霜落单于台。

边吹切肌骨,至今生暮哀。

(0)

饥齧槽

饥齧槽,槽剥齿,骨肉中乾毛色毁。

强神独立或不死,一鸣何伤乃若此。

饥齧槽,风萧萧。

(0)

野步口号

暮山秋水澹横姿,拄杖乘閒野步迟。

清响一声崖栗堕,笑看鼯鼠暗跳枝。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