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问调鼎》
《问调鼎》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七言律诗

请将调鼎问于君,调鼎功夫敢预闻。

只有盐梅难尽善,岂无姜桂助为辛。

和羹必欲须求美,众口如何便得均。

慎勿轻言天下事,伊周殊不是庸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èntiáodǐng
sòng / shàoyōng

qǐngjiāngtiáodǐngwènjūntiáodǐnggōnggǎnwén

zhīyǒuyánméinánjìnshànjiāngguìzhùwèixīn

gēngqiúměizhòngkǒu便biànjūn

shènqīngyántiānxiàshìzhōushūshìyōngrén

注释
调鼎:烹饪。
君:您。
预闻:询问。
盐梅:调料。
尽善:完美。
姜桂:生姜、桂皮。
辛:辛辣。
和羹:调制汤羹。
须求美:必须追求完美。
均:均匀。
慎勿:切勿。
庸人:平庸之人。
翻译
向您请教烹饪之道,敢问您的调鼎技艺如何?
虽然只有盐梅难以达到完美,难道没有生姜桂皮来增添辛香?
调制美味的汤羹,必须追求色香味俱全,众人口味如何统一是个难题。
切勿轻易谈论天下大事,像伊尹和周公,他们可不是等闲之辈。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问调鼎》,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诗中以烹饪比喻治国之道,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深思。诗人询问对方关于调和五味(象征治国策略)的能力,暗示调和众人的意见并非易事。他认为,虽然盐梅(咸酸)是基本调料,但姜桂(辛辣)同样重要,能增加味道的层次。国家治理需要寻求全面的和谐与公正,但每个人的口味不同,难以做到完全平均。最后,诗人告诫不要轻易评论天下大事,因为像伊尹和周公那样的贤人才能胜任这样的重任,强调了治国者的责任和才能。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陪晦翁游玉涧

夜琴响空山,临流水方折。

老仙何处来,欣赏共清绝。

不知卢仝家,还有许风月。

(0)

游希夷观·其一

秘馆白云边,来游记昔年。

黄冠姿槁甚,败屋意萧然。

访古知仙裔,看碑识汉镌。

危栏聊徙倚,风袂欲翩翩。

(0)

代人次韵

当时选胜入经营,杖履宁论阴与晴。

丘壑只应胸次有,溪山故著面前横。

可怜永隔笑谈乐,何况从来兄弟情。

岘首人登休堕泪,搅林风雨作秋声。

(0)

何司法惠示乐善新编赋诗为谢

不读非相篇,人心谓如面。

阴机蜮窥影,巧攫狙伺便。

谁于牛毛端,万念回一善。

此间有堂奥,次第躬履践。

自言不为恶,凛凛三语掾。

世涂多疾人,奇药得瞑眩。

贻我南阳书,补作东平传。

鲁国焉取斯,为语宓子贱。

(0)

蛮王妻俗呼县君来黎州锦领乌毡自跨马而至

一自昭君向北迁,花魂千载却南旋。

歌声不动先含笑,粉面无施任自然。

羞整云鬟多戴笠,欲呈锦袖漫开毡。

夜来大渡河边过,青盖金羁稳上船。

(0)

周参政惠书唁及亡儿开二首·其二

取士平轩鉴,吾儿死布衣。

招魂荒草墓,冤鬼泣松扉。

推挽无遗力,挤排已觉非。

存亡佩陈谊,舍此更谁归。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