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周参政惠书唁及亡儿开二首·其二》
《周参政惠书唁及亡儿开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取士平轩鉴,吾儿死布衣。

招魂荒草墓,冤鬼泣松扉。

推挽无遗力,挤排已觉非。

存亡佩陈谊,舍此更谁归。

(0)
翻译
选拔人才公正如平镜,我的儿子却穿着布衣去世。
在荒凉的草丛中招魂,冤屈的鬼魂在松木门边哭泣。
我竭尽全力推挽,却发现这样做已经不对。
坚守生死之谊,除了这条路,还能去哪里寻找归宿?
注释
取士:选拔人才。
平轩:公正如镜。
布衣:平民百姓。
招魂:召唤亡者的灵魂。
荒草墓:荒芜的坟墓。
松扉:松木门。
推挽:尽力挽救。
非:不妥当。
存亡:生死。
陈谊:旧有的忠诚和友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周参政惠书唁及亡儿开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悲痛和怀念之情的挽歌。

“取士平轩鉴,吾儿死布衣。”这里诗人用“取士”指代自己考取功名,而“平轩鉴”则是古时车轼旁的一种装饰物,用以比喻仕途的艰难。接下来的“吾儿死布衣”,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去孩子的深切哀思,孩子如同普通百姓所穿的布衣一样平凡而短暂。

“招魂荒草墓,冤鬼泣松扉。”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荒凉的墓地前招唤亡儿灵魂的情景,“冤鬼”指的是含冤而死的人,或可理解为在世时不被理解或遭遇不幸之人。这里的“泣松扉”,则是借用古代传说,树木能感应到亡灵的哀伤,从而流泪。

“推挽无遗力,挤排已觉非。”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悲痛,他尽其所能去安抚亡儿的在天之灵,然而这种努力和安排在现实中显得如此渺小和不真实。

“存亡佩陈谊,舍此更谁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珍视与怀念,以及面对生死无常时的无奈。诗人将这种哀思深植于心,不再寻找其他寄托之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亡儿的哀悼和墓地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悲痛与对逝去生命的无尽怀念。其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出古代士人面对个人悲剧时的复杂心境。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拟古杂体十九首并序·其一古思边

边马渴长嘶,夜过长城窟。

欲饮嫌水腥,其中多胔骨。

昨日鸣战鼓,今宵闻鬼啼。

生入玉门他日事,深闺且慢梦辽西。

(0)

重游凤栖岩

我来寻道士,恍惚入鸡山。

径僻春云满,岩空夜月閒。

香台修竹里,清磬绿萝间。

为爱红尘断,跏趺日暮还。

(0)

春夕惊泊

春到桃花水,飘然一叶舟。

轻风浑欲扑,怒浪不禁浮。

推枕惊残梦,呼醪定客愁。

长歌无限意,相对只吴钩。

(0)

闺怨·其四

软草芳郊绿吐茵,邻娃相约去寻春。

寻春最怕逢桃树,桃叶桃根尽恼人。

(0)

期云馆

日烘香炉峰,轻烟低入研。

点笔佳句来,霞光飞片片。

(0)

同诸子饮星岩宿三元阁

深冬万壑寒,七星峭而瘦。

曲洞隐苔文,芙蓉屈作绣。

追忆前月来,龙宫泻飞溜。

曾未逾□□,□枯卉亦皱。

肃气袭衣裾,天高垂广宙。

吾侪六七人,穷幽石可叩。

钟鼓声交扬,钧天听者骤。

日暮宿巍楼,恍闻神女嗽。

被薄夜少眠,阳台路中逗。

咿喔金鸡鸣,微霞生远岫。

发短不须栉,弹棋耐清昼。

胜负各洒然,众归余独后。㗲破玉虹洲。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