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二首·其一》
《读史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葛胜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祖尚浮虚事漆园,生平圜府不曾言。

神峰峻若瑶林茂,手色全如玉柄温。

翊辅但求三兔窟,风流空擅一龙门。

季年丧国排墙祸,绮靡谀言可得存。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洞察与反思。首联“祖尚浮虚事漆园,生平圜府不曾言”以“浮虚”和“圜府”为关键词,暗喻了主人公追求虚无与逃避现实的态度,暗示其生活哲学的空洞与不实。

接着,“神峰峻若瑶林茂,手色全如玉柄温”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意象,将主人公的品格与行为比作高耸的山峰与温润的玉石,既赞美了其高尚的品质,也隐含了对其行为方式的某种批评。这里,“神峰”、“瑶林”、“玉柄”都是美好、纯净的象征,而“峻”、“茂”、“温”则分别强调了其高度、繁盛与温和,形成了一种内在与外在、理想与现实的对照。

“翊辅但求三兔窟,风流空擅一龙门”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行为动机与结果。通过“翊辅”(辅助)与“三兔窟”(可能指逃避现实或困难的地方),以及“风流”与“龙门”(可能象征权力或地位)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主人公试图逃避责任、追求表面风光而不顾实际后果的批判。这里的“风流”与“龙门”虽是赞誉之词,但“空擅”二字则暗示了这种追求的虚幻与徒劳。

最后,“季年丧国排墙祸,绮靡谀言可得存”总结了主人公一生的结局。通过“季年”(晚年)、“丧国”(国家的衰败或灭亡)和“排墙祸”(可能指引发或加剧了国家的危机),诗人描绘了主人公晚年因之前的行为而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绮靡谀言”(华丽而谄媚的言辞)与“可得存”(还能存在)的矛盾,反映了诗人对那些只追求表面光鲜、缺乏实质贡献的人的讽刺与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剖析,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个人道德与社会责任的思考,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关注现实、批判时弊的传统精神。

作者介绍

葛胜仲
朝代:宋   字:鲁卿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生辰:1072~1144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你喜欢

十一叠韵兼寄怀马介堂军门成都

文章不数赋登楼,江左夷吾望早收。

洱海苍山怀故国,华阳黑水领梁州。

筹边若访征南将,被甲应逢新息侯。

为道丘迟今问讯,莺花三月寄春愁。

(0)

调颂丞·其二

我见犹怜况老奴,倾城颜色固应殊。

不知镜里新郎面,已似桓公猬磔无?

(0)

题刘铭伯制科策后二首·其一

米雨欧风捲地来,有人策马上金台。

空弹贾谊忧时泪,共惜刘蕡下第才。

书剑南归沧海阔,河山北望战云颓。

太平策在终须用,且抱乡心付岭梅。

(0)

题菊花诗卷·其四

也知晚节留香好,独惜军中少一韩。

任是黄花比人瘦,西风还拟卷帘看。

(0)

三用前韵奉答·其二

狼星妖燄压威弧,八部群龙护曼殊。

朱果在天持剥运,黄花满地祸神都。

入山我自寻青主,望海人谁鉴黑奴?

汉德未衰豪杰出,不须重唱鼓咙胡。

(0)

自题南洋行教图·其二

二千五百馀年后,浮海居然道可行。

独倚斗南楼上望,春风回处紫澜生。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