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家苦,特贪饕。家丰又待望官高。遇危难,无计逃。
修行好,不贪饕。埋光隐迹恐名高。处无为,生死逃。
养家苦,特贪饕。家丰又待望官高。遇危难,无计逃。
修行好,不贪饕。埋光隐迹恐名高。处无为,生死逃。
这首诗是元代道士马钰所作的《养家苦》,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观察和超脱态度。诗中首先指出养家糊口的艰辛,人们往往为了生活富裕而追求物质享受("特贪饕"),期待通过升官发财来改善生活("家丰又待望官高")。然而,诗人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和危险,一旦遭遇危难,无法逃避("遇危难,无计逃")。
接着,诗人提出一种超脱的观念,认为修行和清心寡欲才是真正的幸福之道("修行好,不贪饕"),并暗示追求名誉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埋光隐迹恐名高")。最后,诗人倡导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认为这样可以避免生死之忧,达到内心的平静("处无为,生死逃")。
整首诗寓含了道家的出世思想,反映了作者对于世俗欲望与内心宁静的权衡与抉择。
会晤何迟别太早,白首相违感衰草。
郭南咫尺望飞旌,况复青山之外红尘道。
渡汾水,向平阳,一官两佐郡,突见君才长。
兵散潢池尽赤子,能使人家悲又喜。
是非定矣多荐书,萧艾何曾混兰芷。
河东城上垂杨秋,河东城下沧波流。
父老欢迎那更愁,仍是去年李霍州。
从今姑射洞前或有梦,心清得与仙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