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甫清言百不知,山公日醉习家池。
晋朝将相元如此,石勒刘渊自奋飞。
夷甫清言百不知,山公日醉习家池。
晋朝将相元如此,石勒刘渊自奋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长方所作的《山简习池》。诗中通过夷甫和山公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对晋朝士族的清谈之风与豪放之态进行了对比和讽刺。夷甫指的是王衍,以清谈著名但实则无所作为;山公即山简,喜好饮酒,常游于习家池,代表了另一种率真豪放的生活态度。诗人指出,晋朝的将相们大多空谈无为,而像石勒、刘渊这样的异族英雄却能奋发图强,暗示了对士族阶层消极避世风气的不满,以及对积极进取精神的推崇。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具有一定的历史影射和现实批判意味。
万里巴江外,三声月峡深。
何年有此路,几客共沾襟。
断壁分垂影,流泉入苦吟。
悽凉离别后,闻此更伤心。
辞山偶世清,挟策忽西行。
帆过随江疾,衣沾楚雪轻。
尚文须献赋,重道莫论兵。
东观今多事,应高白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