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山偶世清,挟策忽西行。
帆过随江疾,衣沾楚雪轻。
尚文须献赋,重道莫论兵。
东观今多事,应高白马生。
辞山偶世清,挟策忽西行。
帆过随江疾,衣沾楚雪轻。
尚文须献赋,重道莫论兵。
东观今多事,应高白马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辞别山野,踏上西行之路的场景。诗人以“挟策”开篇,策乃古人出行时携带的物品,这里象征着词人的决心和准备。接下来,“帆过随江疾”,则是描写旅行中的快意与迅速,帆船如箭一般穿梭在水面上,显示出一种迫切的心情。
“衣沾楚雪轻”中,“楚雪”指的是南方的细雨,这里用来形容词人所受的天气。衣物被轻薄的雪花濡湿,既增加了一份清冷之感,也暗示了行旅中的不便与艰辛。
“尚文须献赋,重道莫论兵”两句,则表达了词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渴望和对战争的避讳。诗人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文学才华贡献出来,但同时也表明了对军事议题的回避,这可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文人态度。
最后,“东观今多事,应高白马生”两句,则转向了对未来和命运的展望。“东观”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是象征性的表达,而“今多事”则说明了词人面临着许多的事情或者挑战。紧接着,“应高白马生”,这里的“白马”常用来比喻英雄或才子,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那些英杰一样,在未来中脱颖而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的情感流转与精神追求。
坡陁巨璞韬玄质,壤断虏尘天半壁。
乡来谁试小龙文,切得一峰归笠泽。
太湖绕山三万顷,奇产虽多不足惜。
云边七十二峰青,强颜亦复无颜色。
滑肤弗受莓苔裹,素蕴岂容尘土蚀。
云升霞举幻瑰奇,玉响金浑随拊击。
一从越相去悠悠,几见吴宫春寂寂。
方岩委羽在何许,帖天弱水蓬莱隔。
泠然一瞬三万里,风烟浩荡寻无迹。
既伴壶中清昼长,想见袖中东海窄。
那知篆鼎铭彝外,尚馀三丈浯溪石。
擘窠不到小玲珑,却须细细蝇头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