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之德,视雨之施。肇自京师,达于四裔。
无有蛮貊,孚我君惠。
天子之德,视雨之施。肇自京师,达于四裔。
无有蛮貊,孚我君惠。
这首诗《闵雨诗(其十一)》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天子之德,视雨之施”开篇,巧妙地将天子的仁德与雨水的恩泽相联系,寓意深远。诗中“肇自京师,达于四裔”,描绘了天子的德行如同雨水一般,从京城开始,遍及四方,无远弗届,连偏远的蛮貊之地也感受到君主的恩惠。这种比喻不仅展现了天子德行的广大和深远影响,也体现了古人对于雨水作为生命之源的敬畏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普世的和谐与共融的理念,即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跨越地域界限,惠及所有生灵。这种思想在古代中国文学中常见,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仁政”、“民本”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印何累累绶若若,只堪人看公何乐。
忽然捩柁开布颿,慰满平生一丘壑。
遂初筑堂今几时,年年说归真得归。
异书名刻堆满屋,久伸欲起遭书围。
舍之出游公岂误,绿发朱颜已非故;请将勋业付诸郎,身践当年遂初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