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银云湿。记当时、鞭丝帽影,马蹄得得。
万缕千丝都不见,只见太行山色。
且莫问、春风消息。
琼屑洒空飞不住,扑征衫、还道杨花白。
曾听到、玉门笛。家乡万里程程隔。
有弯环、鉴湖一曲,垂条似织。
回首若耶溪畔路,溪水鱼鳞自碧。
怕镜里、眉痕非昔。
二十年来人事换,向画图、重认陶彭泽。
归去好,渭城客。
一片银云湿。记当时、鞭丝帽影,马蹄得得。
万缕千丝都不见,只见太行山色。
且莫问、春风消息。
琼屑洒空飞不住,扑征衫、还道杨花白。
曾听到、玉门笛。家乡万里程程隔。
有弯环、鉴湖一曲,垂条似织。
回首若耶溪畔路,溪水鱼鳞自碧。
怕镜里、眉痕非昔。
二十年来人事换,向画图、重认陶彭泽。
归去好,渭城客。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日边塞风情的画面。开篇"一片银云湿",以雪花比喻冬日的寒冷和湿润,形象生动。接着通过"鞭丝帽影,马蹄得得",回忆起往昔边关行军的场景,展现了军人的英姿和旅途的艰辛。
"万缕千丝都不见,只见太行山色",表达了词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战争结束后宁静景象的留恋。"琼屑洒空飞不住,扑征衫、还道杨花白",运用了比喻,将雪花比作杨花,既写出雪的轻盈,又暗示了时光的流转。
"曾听到、玉门笛",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氛围,而"家乡万里程程隔"则透露出词人的思乡之情。接下来,词人借鉴湖的美景和若耶溪的碧波,寄托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二十年来人事换,向画图、重认陶彭泽",感慨岁月如梭,人事变迁,词人以陶渊明自比,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词人以"归去好,渭城客"收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边塞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出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理。
取日虞渊战临平,鼓起金山麾伏兵。
既不画此背嵬军阵形,国容貂蝉佩葱珩,军容金甲马朱缨。
又不画此生面真仪刑,昔王不肯专枢庭。
清凉居士以自名,散遣万骑还屯营。
独控长耳游林坰,林间坐石樵叟争。
不无醉尉呵夜行,孰识朱门抗旄旌。
王孙妙年万事轻,欲蹈箕颍遗浮荣。
龚侯淡墨胜丹青,作此灞桥风雪征。
龙变不测人中英,谛观岂是寒书生。
丈夫出处吾能评,不可长剑即短檠。
得时用世身名亨,否哉履道幽人贞。
叶叶用意何峥嵘,大司马侃孙渊明。
吾闻陈后山,两为彭城教。
先生新安人,历岁董卿□。
□□晚颍州,日与坡老乐。
君今实似之,往食邵阳稍。
□□□□□,□□□□□。
吾闻徐孝节,教授家山阳。
其名闻于朝,其行高□□。
□□大书之,特褒宣德郎。
君今讵止此,即日鹓鹭行。
□□□□□,□□□□□。
戊午秋七月,予泛洞庭湖。
君山朝欲曙,武口日未□。
□□怒蛟龙,忠信堪支吾。
君胸有所挟,浮湘吊苍梧。
□□□□□,□□□□□。
长沙十二县,东西湘江夹。
君才岳麓高,君心洞庭□。
□□古邵州,青灯萃儒帢。
循循善诱人,不必剑□□。
君往隶邵学,近接濂翁州。
君居长徽学,晦翁之故丘。
颜曾思生鲁,孟子生于邹。
君其邹鲁人,天畀邹鲁游。
《送鲍子寿宝庆教授》【宋·方回】吾闻陈后山,两为彭城教。先生新安人,历岁董卿□。□□晚颍州,日与坡老乐。君今实似之,往食邵阳稍。□□□□□,□□□□□。吾闻徐孝节,教授家山阳。其名闻于朝,其行高□□。□□大书之,特褒宣德郎。君今讵止此,即日鹓鹭行。□□□□□,□□□□□。戊午秋七月,予泛洞庭湖。君山朝欲曙,武口日未□。□□怒蛟龙,忠信堪支吾。君胸有所挟,浮湘吊苍梧。□□□□□,□□□□□。长沙十二县,东西湘江夹。君才岳麓高,君心洞庭□。□□古邵州,青灯萃儒帢。循循善诱人,不必剑□□。君往隶邵学,近接濂翁州。君居长徽学,晦翁之故丘。颜曾思生鲁,孟子生于邹。君其邹鲁人,天畀邹鲁游。
https://shici.929r.com/shici/Pdm7WPiSH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