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润州听暮角》
《润州听暮角》全文
唐 / 李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ùnzhōutīngjiǎo
táng / shè

jiāngchéngchuījiǎoshuǐmángmáng

yǐnbiānshēngyuàncháng

jīngtiānshāshàngyàn

hǎiménxiéliǎngsānxíng

注释
江城:指长江边上的城市。
吹角:吹奏号角。
水茫茫:形容水面广阔无边。
曲引:音乐中引申出。
边声:边疆地区特有的声音,如军号、马嘶等。
怨思长:充满哀怨和思念之情。
暮天:傍晚时分。
沙上雁:沙滩上的大雁。
海门:江流入海的地方。
斜去两三行:成行地向海边斜飞。
翻译
江城响起号角声,水面辽阔一片迷茫,
乐曲中传出边疆的哀怨,引发无尽的思量。
鉴赏

诗人以江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与军旅生活的画面。首句“江城吹角水茫茫”中,“江城”指的是长江之滨的某个城市,而“吹角”则是古代军营中的号角,用以传递命令或报时,给人以边塞军营生活的氛围。"水茫茫"形容长江水面辽阔无际,增添了一种苍凉之感。

接着“曲引边声怨思长”一句,“曲引”是指曲终人散后的余音,而“边声”则特指边塞的号角声。"怨思长"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之情,这种情感在孤独的边塞生活中被无限放大。

第三句“惊起暮天沙上雁”描绘了一幅惊起的大雁在黄昏时分飞越沙滩的情景。"惊起"形容大雁受惊而起,"暮天"则营造出一种日落时分的静谧与孤寂,而"沙上雁"则是边塞特有的景象。

最后“海门斜去两三行”一句中,“海门”可能指的是长江入海之口,"斜去"形容大雁斜飞的姿态,而"两三行"则是对大雁飞行队形的生动描绘。

整首诗通过号角声、边塞景象、大雁飞翔等元素,传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军旅生活中孤独与苍凉氛围的深刻感受。

作者介绍
李涉

李涉
朝代:唐   字:不详   籍贯:洛(今河南洛阳)   生辰:约806年前后在世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猜你喜欢

过秦松岭

散发长林下,松风入太清。

空山容暮色,落叶起秋声。

世险江天窄,云深草木平。

从兹归故土,勿作失群鸣。

(0)

诗偈·其一三六

耳闻无相理,眼空不受色。

鼻嗅无相香,舌尝无相食。

身着无相衣,竟随无相得。

心静越诸天,神清见弥勒。

十方同一乘,无心记南北。

(0)

读张碧集

天宝太白殁,六艺已消歇。

大哉国风本,丧而王泽竭。

先生今复生,斯文信难缺。

下笔證兴亡,陈词备风骨。

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

谁作采诗官,忍之不挥发。

(0)

西戎献马

天马从东道,皇威被远戎。

来参八骏列,不假贰师功。

影别流沙路,嘶流上苑风。

望云时蹀足,向月每争雄。

禀异才难状,标奇志岂同。

驱驰如见许,千里一朝通。

(0)

题豫章西山香城寺

十地严宫礼竺皇,栴檀楼阁半天香。

祇园树老梵声小,雪岭花香灯影长。

霄汉落泉供月界,蓬壶灵鸟侍云房。

何年七七金人降,金锡珠坛满上方。

(0)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一

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

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

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

云渊既已失,罗网与谁论。

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

唯应白鸥鸟,可为洗心言。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