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一三六》
《诗偈·其一三六》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押[职]韵

耳闻无相理,眼空不受色。

鼻嗅无相香,舌尝无相食。

身着无相衣,竟随无相得。

心静越诸天,神清见弥勒。

十方同一乘,无心记南北。

(0)
注释
耳:耳朵。
闻:听到。
无相理:没有固定的道理。
眼:眼睛。
空:不执着。
色:色彩。
鼻:鼻子。
嗅:闻到。
无相香:没有特定的香气。
舌:舌头。
尝:品尝。
无相食:没有具体的实物。
身:身体。
着:穿着。
无相衣:没有固定形式的衣服。
随:跟随。
无相得:无相的境界。
心:内心。
静:平静。
越:超越。
诸天:世俗的天空。
神清:精神清澈。
弥勒:弥勒佛。
十方:四方。
同一乘:一样的教义。
无心:无需心念。
记:区分。
南北:南北界限。
翻译
耳朵听到的没有固定的道理,眼睛看到的不执着于任何色彩。
鼻子闻到的没有特定的香气,舌头品尝的没有具体的实物。
身上穿着没有固定形式的衣服,最终跟随的是无相的境界。
内心平静超越世俗的天空,精神清澈能见到弥勒佛。
来自四方的教义都是一样的,无需区分南北的界限。
鉴赏

这首诗歌咏的是佛家禅定之境,通过对五官感受的否定来表达超脱世俗、达到心灵清净状态的境界。每句都以“无相”开头,强调了对色香味触等感官体验的超越,进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澄明。

“耳闻无相理”,表达了对声音的超然,不再受世间是非之干扰。

“眼空不受色”,则是说眼睛不再被五彩斑斓所迷惑,视觉世界已被超越。

“鼻嗅无相香”、“舌尝无相食”同样指出对香味与滋味的脱离,不再被物质享受束缚。

“身着无相衣”,则更进一步表达了对世俗装饰、外在形式的超然。

“竟随无相得”,是说通过这样的修行,终于获得了一种超越世间束缚的自由。

接下来的“心静越诸天,神清见弥勒”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纯净,仿佛能洞察一切,甚至能够窥见佛教中的弥勒菩萨。

最后,“十方同一乘,无心记南北”则表达了一种对宇宙万物本质相同、无需分别的心境,连方向也不再分辨,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登大同角楼次刘草窗韵

彩云飞过几层檐,楼上人呼酒载添。

半壁夕阳红影瘦,一钩山色翠眉纤。

我非能画王摩诘,谁是先忧范仲淹。

遥想滕王旧时閤,潇潇暮雨捲珠帘。

(0)

旅次寄湘南张郎中

江上鹧鸪朝暮声,不堪汀月照人明。

春来此处无归雁,谁寄音书到洛城。

(0)

同温丹徒登高万岁楼

望中云树远依依,傍水人家烟火微。

斜日海门潮欲上,西风江郭雁初飞。

乡园迢递音书隔,旅泊萧条故旧稀。

惟有金焦山色好,高依楼阁翠成围。

(0)

送江侍郎巡边

久副秋官独有功,巡边新命荷宸衷。

良平不数侯关内,颇牧谁知出禁中。

鈇钺光摩秋月白,旌旗影拂晓霞红。

坐令亭障如磐石,一点胡尘不敢通。

(0)

赠李其章还官

桐乡二尹西昌彦,为喜居官有政声。

农乐耕桑劳劝相,士耽诗礼藉陶成。

九重奏最恩光重,千里归装去路轻。

悬想到时秋正熟,纷纷老稚尽相迎。

(0)

赤壁图

三国英雄骨已枯,谁将遗迹绘新图。

波回断岸江声远,露白遥空鹤影孤。

东望有山遮故垒,南飞无树托栖乌。

清风明月依然在,却属扁舟载酒徒。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