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堤柳胜江梅,荣谢纷纷付酒杯。
春去春归何足问,阳乌东出又西颓。
谁言堤柳胜江梅,荣谢纷纷付酒杯。
春去春归何足问,阳乌东出又西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所作的《又次曾端伯春日韵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堤柳和江梅为载体,表达了对春光流转、生命更迭的感慨。首句“谁言堤柳胜江梅”,看似在比较两者,实际上暗示了春天的多样性和转瞬即逝。"荣谢纷纷付酒杯",将生命的兴衰变迁寄托于饮酒,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与释然。
接下来,“春去春归何足问”表达出诗人对于春去春回的淡然态度,认为这种自然现象无需过多追问。最后两句“阳乌东出又西颓”,以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象征时间的流逝,形象地揭示了生命的循环和无常。
整首诗通过堤柳和江梅的对比,以及对春日景象的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淡泊而深沉的情感。
击柝声初绝,为鱼梦已残。
幽禽哢清晓,宿雨度馀寒。
爨火明千灶,风旗展一竿。
归心惭社燕,自叹此微官。
明经与进士,皆欲取公卿。
自是俗儒陋,非于吾道轻。
昔由羔雁聘,今乃草莱并。
不措一辞去,缘何禄代耕。
公言牡丹盛,未睹古人诗。
品众自争贵,叶多方见奇。
名因他姓著,色为别根移。
华发我何感,洛阳年少时。
云归在高岭,人见是无心。
矫矫将栖鸟,遥遥傍故林。
南方虽有暖,腊月易成阴。
惟恐多风雪,幽期未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