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王待制清凉院观牡丹赋诗》
《和王待制清凉院观牡丹赋诗》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公言牡丹盛,未睹古人诗。

品众自争贵,叶多方见奇。

名因他姓著,色为别根移。

华发我何感,洛阳年少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ángdàizhìqīngliángyuànguāndānshī
sòng / méiyáochén

gōngyándānshèngwèirénshī

pǐnzhòngzhēngguìduōfāngjiàn

míngyīnxìngzhùwèibiégēn

huágǎnluòyángniánshǎosh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王待制清凉院观牡丹赋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牡丹的赞赏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首句“公言牡丹盛”表达了众人对牡丹繁盛景象的共识,而“未睹古人诗”则暗示牡丹之美超越了往昔诗人们的描绘。

接下来,“品众自争贵,叶多方见奇”两句,通过牡丹的不同品种和独特的叶片形状,赞美其高雅与奇特,暗示牡丹不仅在色彩上出众,更在于其内在的品质和多样性。

“名因他姓著,色为别根移”进一步强调牡丹的名声并非仅因其本身,还源于其与众不同的品种和移植的来历,增添了牡丹的历史文化意蕴。

最后,“华发我何感,洛阳年少时”以诗人自己两鬓斑白的形象,反衬出年轻时在洛阳(牡丹的故乡)欣赏牡丹的美好回忆,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牡丹为载体,寓言人生,既有对牡丹的赞美,也融入了诗人的人生体验,体现了宋诗的含蓄与深沉。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觅紫芝

少微昏见觜觿中,山深夜气光流虹。

青芝独产林下石,染根湿云如紫漆。

天门梦断路初回,山鬼守根不敢食。

银泥彻锁守者疲,老翁持咒取夜归。

明当食之闻鬼哭,对尔洗肠还入腹。

(0)

和人贺杨仆射致政

莲府公卿拜后尘,手持优诏挂朱轮。

从军幕下三千客,闻礼庭中七十人。

饰帐丽词推北巷,画堂清乐掩南邻。

岂同王谢山阴会,空叙流杯醉暮春。

(0)

自居剡源少遇乐岁辛巳之秋山田可拟上熟吾贫庶几得少安乎乃和渊明贫士七首与邻人歌而乐之·其二

我居在穷巷,来往无华轩。

辛勤衣食物,出此二亩园。

薤菘郁朝露,桑柘浮春烟。

以兹乱心曲,智计无他妍。

择胜不在奢,兴至发清言。

相逢樵牧徒,混混谁愚贤。

(0)

题漂母饭信图·其二

一饭岂能忘漂母,英雄未遇有谁知。

可怜屏底丹青笔,不画登坛拜将时。

(0)

忆梦哭歌

金轮王夭中天寿,赤龙夜哭玄蛇吼。

仙人不忍辞汉去,青山照水生愁丑。

虽贫亦有买醉资,甘美不入孤臣口。

死后骨消恨不消,岁岁暗逐春风上新柳。

(0)

无题五首·其四

愁海茫茫望不穷,黄茅白苇渺阴风。

凤凰高遁层霄外,豺虎横行大道中。

九庙倾颓郊祀废,四方祸乱国家空。

于今建武重兴汉,谁是云台第一功。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