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漂母饭信图·其二》
《题漂母饭信图·其二》全文
宋 / 黄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一饭岂能忘漂母,英雄未遇有谁知。

可怜屏底丹青笔,不画登坛拜将时。

(0)
鉴赏

此诗《题漂母饭信图(其二)》由宋末元初诗人黄庚所作,通过描绘“一饭之恩”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未遇时命运多舛的感慨与同情。

首句“一饭岂能忘漂母”,以“一饭”之事开篇,强调了对那位施予饭食之恩的漂母的铭记不忘。漂母之举,虽小却重如山,体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慷慨。这一句既是对历史典故的引用,也是对后世为人处世应怀感恩之心的提醒。

次句“英雄未遇有谁知”,则转向对英雄人物的境遇进行反思。在英雄尚未崭露头角、未被世人所知之时,其才华与抱负往往难以得到认可或实现。这句话蕴含了对那些在逆境中坚持自我、等待时机的英雄们的深切同情和理解。

后两句“可怜屏底丹青笔,不画登坛拜将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着如果有一支丹青妙笔,它不会仅仅描绘英雄在功成名就、登坛拜将的辉煌时刻,而是更愿意捕捉英雄在默默无闻、等待机遇的平凡瞬间。这种视角的转换,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英雄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也寄托了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虽未能大放异彩但依然坚守自我、追求理想的个体的敬意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饭之恩”故事的重新演绎,以及对英雄未遇时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光辉、社会公正以及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咏史之作,更蕴含了对人生价值、道德伦理的探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哲思。

作者介绍

黄庚
朝代:宋   字:星甫   号:天台山人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猜你喜欢

看花饮宋尔孚斋头得脉字

日愁春尽向花索,不谓耽花遂我僻。

明知花在春亦归,多方滋树培春脉。

意中每作俟时思,草零芳秽况同迫。

悲秋有友晓相过,似于春事都有责。

伻来指说载花䑸,溯流宛在浮春壁。

携我披衣一观之,君翻为主我为客。

风摇翠筱众新株,潮湿苍虬数古柏。

正当溪静绿烟沉,移置中庭朱炎赫。

花容懒惰如我疲,贤哉主人急呼白。

春愿以花幸少酬,花情得酒何多获。

三爵浇颜引欢歌,百壶开抱舒愁积。

忘却看花眼如何,此来取醉意应逆。

棋博分曹费黄昏,东城日影欲西掷。

为贪凉暮起襟风,乘兴还从小京宅。

一丘曲折劳跻攀,楼台晚色旷幽莫。

园有盆桃其实垂,中心好之开口格。

踟蹰反步觅所酣,有伴狂奔主不隔。

祇馀子云双鬓皤,主人拉往披韵籍。

为禁狂言恐酌多,閒出新诗细抽绎。

赖有窦外大声呼,裸衣出巡各光脊。

把臂真成醉礼宽,角技齐嫌胜杯窄。

蓬跣飞觞谁绘图,庭树霄轮光潜射。

座中袖手忆何人,依稀认得主者席。

屡次不胜醉场喧,更逃深斋藏小㡩。

我方潜足蓦追随,新来副主复他适。

出门不辞主不知,一天明月印归迹。

看花酒罢携月归,花月与酒成三益。

抵含寻花月下窥,悠然不觉沁心魄。

自怪痴肠惹情憨,肯负风光孤自惜。

叮咛此意寄来春,好留烟景记今夕。

(0)

赠陈子仪中翰使出

朝来燕影向南翔,看君马首亦同方。

与君二载同舍客,漳潮咫尺未殊乡。

不谓离群今日意,忽因黯淡暮春肠。

春肠百结难相赠,凭兹春色送君行。

此去湖山春未尽,扁舟恣意水中央。

千条弱絮诗人料,十里娇红西子妆。

逐日惟邮溪山好,迢迢或恐岁月忘。

未知应接何时暇,但有新篇即贮囊。

陇头春老还相寄,莫待秋风怨阻长。

(0)

次韵答唐卧公·其二

几淬青虹怜古剑,独翻黄石得奇篇。

等閒疑义恒相析,何异当时对榻眠。

(0)

次临封八景韵二首·其一江口归帆

渺茫遥望绿如苔,三道江流到此开。

落日寒烟樵檐渡,收帆系桨客船回。

怀人几度看维缆,寄远未逢笑折梅。

满目风光迟晚照,乘闲临眺独徘徊。

(0)

得黄女倩阳春书却寄

戎马满天地,离居日月忧。

清谭思卫乐,曲径少羊裘。

雁字怀难寄,鸰原恨故留。

江村重就宿,典籍任冥搜。

(0)

游丝曲四首禅藻社作·其一

雨歇花乾舞绿杨,游丝天外更飞扬。

无端撇断无丝续,绕树千回自短长。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