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侠客》
《侠客》全文
清 / 李天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年少悲歌客,秋原落日情。

快逢燕大侠,羞学鲁诸生。

问世都难合,论交每不平。

怀中三尺铁,风雨夕常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侠客的形象,充满了豪情与悲壮。首句“年少悲歌客”,点明了主角的身份——一位年轻的游侠,他心中充满着悲凉与慷慨的歌声,暗示着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不凡志向。接着,“秋原落日情”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美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侠客的孤独与豪迈。

“快逢燕大侠,羞学鲁诸生。”这两句对比鲜明,表达了侠客对英雄的向往与对书生的不屑。他渴望遇到像燕赵之地的大侠那样英勇无畏的人物,而对那些只会埋头读书、缺乏行动力的士子感到羞愧,体现了他对真正英雄主义的追求和认同。

“问世都难合,论交每不平。”这两句揭示了侠客在社会中的处境和态度。他发现与世间的大多数人难以相合,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行为方式,都存在分歧。这反映了侠客的特立独行和对公平正义的坚持,即使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他仍然坚守自己的原则。

最后,“怀中三尺铁,风雨夕常鸣。”以具体物象“三尺铁”(剑)象征侠客的武艺和决心,即使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剑也常发出响声,预示着侠客随时准备面对挑战,保护正义。这一句不仅展现了侠客的勇猛和坚定,也暗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侠客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以及在社会中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传达了对英雄主义的颂扬和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李天馥

李天馥
朝代:清

李天馥(1635年~1699年),字湘北,号容斋。科举寄籍归德府永城县,合肥人,其先自黄冈徙。清初文臣。崇祯十五年(1642年),张献忠攻陷庐州府,李天馥随家人避难永城,寓居于永城赵家。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顺治十五年(1658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官少詹事、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拜武英殿大学士。为官期间,扬清激浊,学行俱优,深受康熙器重。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去世,谥文定。著有《容斋千首诗》、《容斋诗馀》等。
猜你喜欢

与谢翱赠荅诗·其一

阳台后会杳无期,碧树烟深玉漏迟。

半夜香风满庭月,花前空赋别离诗。

(0)

万蕴千牌次碧牙,缥笺金字间明霞。

(0)

别亲朋

畏途方万里,生涯近百年。

不知将白首,何处入黄泉。

(0)

蜀中三首·其三

渚远江清碧簟纹,小桃花绕薛涛坟。

朱桥直指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

窗下斲琴翘凤足,波中濯锦散鸥群。

子规夜夜啼巴树,不并吴乡楚国闻。

(0)

感怀寄卢给事二首·其一

绵绵远念近来多,喜鹊随函到绿萝。

虽匪二贤曾入洛,忽惊六义减沈疴。

童扳邻杏隳墙瓦,燕啄花泥落砌莎。

好更因人寄消息,沃州归去已蹉跎。

(0)

道中逢乞食老僧

赤棕榈笠眉毫垂,拄楖栗杖行迟迟。

时人祗施盂中饭,心似白莲那得知。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