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寄卢给事二首·其一》
《感怀寄卢给事二首·其一》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绵绵远念近来多,喜鹊随函到绿萝。

虽匪二贤曾入洛,忽惊六义减沈疴。

童扳邻杏隳墙瓦,燕啄花泥落砌莎。

好更因人寄消息,沃州归去已蹉跎。

(0)
注释
绵绵:形容思念连续不断。
远念:远方的思念。
近来:最近。
喜鹊:吉祥鸟,象征好消息。
绿萝:一种蔓生植物,常用于装饰。
匪:非,不是。
二贤:指孔颖达和颜真卿,均为唐代著名学者。
洛:洛阳,古代文化中心。
六义:诗经的六种表现手法:风、雅、颂、赋、比、兴。
沈疴:深重的疾病,比喻文学衰落。
童扳:孩童攀爬。
邻杏:邻居的杏树。
隳:毁坏。
墙瓦:墙壁和瓦片。
燕啄:燕子啄食。
砌莎:台阶上的青苔。
好更:最好还是。
因人:借助他人。
沃州:地名,古代诗人隐居之地。
归去:回归。
蹉跎:耽误,虚度光阴。
翻译
思念之情连绵不断,最近尤其频繁,喜鹊带来了书信,飞过绿萝丛。
虽然没有像孔颖达和颜真卿那样的两位贤才曾经进入洛阳,但突然间,我感到文学六义(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精华仿佛减轻了沉疴。
孩童攀爬邻居的杏树,破坏了墙壁和瓦片,燕子在花泥上筑巢,花瓣纷纷落在台阶的青苔上。
我希望能通过他人传递消息,但时光荏苒,我在沃洲的归期已经耽误了。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人思念之情以及通过书信交流心意的诗。诗中采用了多种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和高超的艺术功力。

“绵绵远念近来多”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日益增长的思念之情。"喜鹊随函到绿萝"则描写了书信通过喜鹊(即信鸽)传递,带给诗人无限喜悦,这里的“绿萝”可能指的是书信所附带的一些小物件或是亲手种植的植物。

"虽匪二贤曾入洛"一句中,“二贤”通常指的是古代名士,而“曾入洛”则暗示诗人未曾到过洛阳,可能是在表达自己与那些伟人的渴望或者是对名士的仰慕。接着的"忽惊六义减沈疴"中的“六义”可能指的是儒家经典《大学》中所述的六个修养之道,而“减沈疴”则意味着通过这些道德教诲减轻了内心的忧愁。

童扳邻杏隳墙瓦,燕啄花泥落砌莎。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生动的田园生活画面。“童扳邻杏”形象地描述了孩子们在树下嬉戏的情景;“隳墙瓦”则隐含着岁月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意境。而"燕啄花泥落砌莎"则是春天的美好画面,燕子在屋檐下筑巢,带来生机与希望。

最后,“好更因人寄消息”表达了诗人对通过他人之手传递信息的喜悦和依赖。而“沃州归去已蹉跎”则透露出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渴望,以及对归途的不舍与留恋。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怀,是一首情意浓郁、意境幽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读元杨仲弘诗

才名卓荦四贤同,进士诗人两萃公。

周鼎殷彝推范古,天机云锦让虞工。

江湖汗漫遗编在,风雅萧条大笔空。

玉树琼枝那可见,閒花野草自青红。

(0)

送人之北京

水绿蘋香鸟乱啼,汀洲芳草更萋萋。

人分残雨雪亭外,鸦背斜阳极浦西。

江柳受风偏舞困,林花经社竞开齐。

天涯春色伤离思,莫惜临分醉似泥。

(0)

复职再至南官旧署

三年流落别南宫,旧事新来总不同。

清世未容辞组绶,病身宁想到方蓬。

趋朝又注金门籍,待漏初闻紫禁钟。

自幸为郎叨载笔,却怜执戟汉扬雄。

(0)

送人还文江二首·其一

客中寥落畏秋来,况是逢秋送客回。

家在乡园惟梦到,身兼贫病复年催。

衣沾残雨冲寒去,鸟背孤帆带暝开。

良会几时仍话别,临岐分手重徘徊。

(0)

送胡御史迁评事考满赴北

雪中归雁带离声,且共清尊慰别情。

周室群僚尊柱史,汉家多士重廷评。

洸河冻解流澌下,蓟野春回细草生。

此去定应司献纳,丹心长向北辰倾。

(0)

己亥房山除夕营中作·其二

患难仍连岁,蹉跎独此身。

风尘双短鬓,宇宙一穷人。

向曙繁星没,凝寒积雪新。

椒花今夕酒,谁寿白头亲。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