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棕榈笠眉毫垂,拄楖栗杖行迟迟。
时人祗施盂中饭,心似白莲那得知。
赤棕榈笠眉毫垂,拄楖栗杖行迟迟。
时人祗施盂中饭,心似白莲那得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道中逢乞食老僧》。诗中通过对一个行走在路上、拄杖缓行的老僧乞讨食物的情景进行描绘,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这个老僧超然于世俗之外,心如止水的赞赏之情。
首句“赤棕榈笠眉毫垂”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老僧头戴的一顶简陋草编斗笠,以及他那长而浓密的眉毛。斗笠在中国古代常用来遮阳挡雨,是行乞者常用的物品,而“眉毫垂”则形象地展现了老僧的年迈和修养。
接着,“拄楖栗杖行迟迟”进一步刻画出老僧手持拐杖,步履缓慢的形象。这里的“栗杖”通常是老人或行者所用,以辅助行动,而“行迟迟”则传递了一种不急不躁、心境自在的状态。
诗的后两句“时人祗施盂中饭,心似白莲那得知”表达了诗人对老僧超脱尘世,心如止水的赞美。这里的“盂中饭”象征着乞食者的清贫,而“心似白莲那得知”则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形象来比喻老僧的心性纯净,不为世间纷扰所动。
整首诗通过对乞食老僧形象的刻画,传递了一种超脱物欲、心灵宁静的美好境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贾岛对于这种精神状态的向往和赞赏。
大风西北来,摇天海波黑。
茫茫世界尘,点点国土墨。
虽曰中国海,无从问禹迹。
近溯唐南蛮,远逮汉西域。
旧时《职贡图》,依稀犹可识。
自明遣郑和,使节驰络绎。
凡百马流种,各各设重译。
金弃铸多罗,玉环献摩勒。
每以佛光明,表颁帝威德。
苏禄率群臣,渤泥挈尽室。
阑斑被绣缦,扶服拜赤帟。
是中蛮夷长,窃号公侯伯。
比古小诸侯,尚足称蒲璧。
其他鸟了部,争亦附商舶。
有诏镇国山,碑立高百尺。
以此明得意,此刻之罘石。
及明中弃后,朝贡渐失职。
岂知蕞尔国,既经三四摘。
铁围薄福龙,大半供鸟食。
我行过九真,其次泊息力。
婆罗左右望,群岛比虮虱。
咸归西道主,尽拔汉赤帜。
日夕兴亡泪,多于海水滴。
行行复行行,便到师子国。
《锡兰岛卧佛·其一》【清·黄遵宪】大风西北来,摇天海波黑。茫茫世界尘,点点国土墨。虽曰中国海,无从问禹迹。近溯唐南蛮,远逮汉西域。旧时《职贡图》,依稀犹可识。自明遣郑和,使节驰络绎。凡百马流种,各各设重译。金弃铸多罗,玉环献摩勒。每以佛光明,表颁帝威德。苏禄率群臣,渤泥挈尽室。阑斑被绣缦,扶服拜赤帟。是中蛮夷长,窃号公侯伯。比古小诸侯,尚足称蒲璧。其他鸟了部,争亦附商舶。有诏镇国山,碑立高百尺。以此明得意,此刻之罘石。及明中弃后,朝贡渐失职。岂知蕞尔国,既经三四摘。铁围薄福龙,大半供鸟食。我行过九真,其次泊息力。婆罗左右望,群岛比虮虱。咸归西道主,尽拔汉赤帜。日夕兴亡泪,多于海水滴。行行复行行,便到师子国。
https://shici.929r.com/shici/ZUqa6uB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