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云骑拥青騧,明月参差印帽纱。
簇仗旌旗相掩映,报班钟鼓未停挝。
晨光隐约通三殿,和气氤氲满万家。
朝下迥无人语杂,早莺啼出内园花。
天街云骑拥青騧,明月参差印帽纱。
簇仗旌旗相掩映,报班钟鼓未停挝。
晨光隐约通三殿,和气氤氲满万家。
朝下迥无人语杂,早莺啼出内园花。
这首明代杨子器的《早朝诗(其十五)》描绘了清晨皇宫中的壮观景象。首句“天街云骑拥青騧”展现了皇帝出行时仪仗队的威严,青騧(骏马)被众多侍卫簇拥,如云般浩荡。"明月参差印帽纱"则通过月亮的倒影在官员们头戴的纱帽上,增添了神秘与华贵的气氛。
接下来,“簇仗旌旗相掩映”进一步描绘了旗帜飘扬,仪仗交错的视觉效果,而“报班钟鼓未停挝”则强调了早朝的庄重与秩序,报时的钟鼓声不断回荡。"晨光隐约通三殿"写出了朝阳初升,光线透过重重殿宇的景象,象征着皇权的神圣与宏大。
最后一句“和气氤氲满万家”,将朝堂的肃穆与民间的安宁和谐并置,表达了早朝结束后,京城内外一片祥和的气氛。"早莺啼出内园花"以早春鸟鸣为结,既点明了季节,又寓含生机与活力,为整首诗画上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朝宫廷早朝的庄重与繁华,以及皇权与民生的和谐共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