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蜀中三首·其三》
《蜀中三首·其三》全文
唐 / 郑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渚远江清碧簟纹,小桃花绕薛涛坟。

朱桥直指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

窗下斲琴翘凤足,波中濯锦散鸥群。

子规夜夜啼巴树,不并吴乡楚国闻。

(0)
翻译
江面开阔,水色清澈,竹席上的纹理清晰可见,小桃花环绕着薛涛的墓地。
红色的桥笔直通向皇宫大道,白色的城墙高耸连接着玉垒山的云朵。
窗外有人在雕刻琴身,仿佛凤凰的脚趾翘起,水中锦鲤游动,鸥鸟群集。
杜鹃鸟每晚在巴蜀的树上啼叫,这声音却不被吴地和楚国的人们所听见。
注释
渚远:江面开阔。
碧簟纹:竹席上的纹理。
薛涛坟:薛涛的墓地。
朱桥:红色的桥。
金门路:皇宫大道。
粉堞:白色的城墙。
玉垒云:玉垒山的云。
斲琴:雕刻琴身。
翘凤足:仿佛凤凰脚趾。
濯锦:洗濯锦鲤。
散鸥群:鸥鸟群集。
子规:杜鹃鸟。
巴树:巴蜀的树。
吴乡楚国:吴地和楚国。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景与文化意象的诗歌,描绘了一处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开篇“渚远江清碧簟纹”中,“渚”指的是水流的旋涡,这里用来形容江水的深邃与清澈,而“碧簟纹”则是对波光粼粼的水面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

接下来的“小桃花绕薛涛坟”将景物转向岸边,小桃花的点缀给荒废的古墓(薛涛坟)增添了一抹生机与色彩,这种对比鲜明的景象,既有对过去历史的怀念,也映射出诗人对现实中的矛盾与和谐共存的感慨。

“朱桥直指金门路”一句中,“朱桥”是红色的桥梁,一般象征着通向权力中心的道路,这里直指“金门”,可理解为朝廷或权贵之所在,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权力中心的向往,或许暗含着个人功名的追求。

紧接着,“粉堞高连玉垒云”则是对城墙与云彩之间美丽景象的描述,其中“粉堞”指的是用土筑成并涂上白灰的城墙,形容其坚固而又不失柔和之感;“玉垒云”则是将城墙延伸至天际,与云相连,既有实景的写照,也透露出诗人对高洁、超脱世俗的向往。

在下一句中,“窗下斲琴翘凤足”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在窗前弹奏古琴的情形。这里“斲琴”即是弹奏古琴,而“翘凤足”则是一种典型的文学夸张手法,用来形容琴腿优美的线条和高挑之态,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文化生活的热爱。

紧接着,“波中濯锦散鸥群”一句中,“波中”指的是水中的涟漪,而“濯锦”则是将衣物洗涤在江河中,这里用以形容清澈见底的水质;“散鸥群”则形容着水鸟在水面上的活动,整个画面生动传神,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美好的感受。

最后,“子规夜夜啼巴树”中,“子规”是一种鸟类,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比喻孤独或哀伤的情怀;“不并吴乡楚国闻”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文化认同,尽管身处蜀地,但内心深处依旧与南方的故土(吴乡、楚国)紧紧相连。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郑谷

郑谷
朝代:唐   字:守愚   号:“芳林十哲”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生辰:约851~910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猜你喜欢

奉和内阁及大理诸公联句赠少司马德兴孙先生四首并序·其四

重地黎元赖抚安,眼中风景浩瀰漫。

春经闾里花含笑,恩洽严慈诰已颁。

声韵玉堂深雅望,丹青麟阁永何刊。

南畿参佐閒机务,更把长篇子细看。

(0)

西厅候试诸生呈堂尊方石先生

堂堂胄监萃儒冠,虚席公来众尽安。

言志何尝非善诱,较文那谓启争端。

尘埃望雨真如渴,花木逢春自可观。

笑我衰残无一技,也随桃李育桥门。

(0)

赠陈刚举人·其一

难将秃笔订行藏,二十馀年鬓各霜。

光范三书休更问,毗陵春酒劝君尝。

(0)

别杭州留赠田景瞻地曹

论心江浙几亭台,却喜君来我北来。

三竺休嗟虚近约,八闽曾忝旧抡才。

关门别酒连朝泻,篷底新诗带雨裁。

相送扁舟忽相失,东吴千里布帆开。

(0)

题偃薰楼

小架层楼敞两扉,南薰无日不吹衣。

北窗高枕今陶令,不似他年梦里归。

(0)

寻梅四首·其三

出郭亦未远,香风傍马来。

英华浸山霭,蓓蕾照溪苔。

竹近遮还露,蜂忙去复回。

安閒无限意,祇恐被春催。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