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亦未远,香风傍马来。
英华浸山霭,蓓蕾照溪苔。
竹近遮还露,蜂忙去复回。
安閒无限意,祇恐被春催。
出郭亦未远,香风傍马来。
英华浸山霭,蓓蕾照溪苔。
竹近遮还露,蜂忙去复回。
安閒无限意,祇恐被春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访梅花的过程与所见之景,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细腻的情感。首先,“出郭亦未远,香风傍马来”,开篇即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寻梅之旅的开始,远处的香气随着春风轻轻拂过马儿的身旁,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着,“英华浸山霭,蓓蕾照溪苔”,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盛开的景象。山间的雾气中,梅花的美丽与芬芳仿佛浸透了整个环境,而溪边的苔藓上,含苞待放的花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美。
“竹近遮还露,蜂忙去复回”两句,通过竹林的遮掩与蜜蜂的忙碌,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竹子的生长与蜜蜂的采蜜,都是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生动体现。
最后,“安閒无限意,祇恐被春催”,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沉醉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虑,担心春天的流逝会带走这份宁静与美好。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感染力,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寻访梅花过程中的自然之美和诗人对春天的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
谁家佛助,想一缕裙花,做成红雨。
青草如烟,渌水如罗,被阵阵东风,吹向晴空舞。
又傍平芜来去。桃花门巷,菜花天气,轻狂无数。
娇嫭。留他不住。更砌畔濛濛,墙头栩栩。
飘零荡漾,一春梦里曾如许。料伊也为多情误。
只愁扑蝶园中,痴憨儿女。
雾羃檐牙,云堆屋角,苔痕绿满闲庭。
乍密旋疏,无端又复盆倾。
新凉暗消溽暑,泛方塘、泡影晶莹。
风过处,听竹敲清响,荷戛繁声。
那更萧萧飒飒,搅柔肠欲碎,愁损双成。
水态山容,微茫望不分明。
遥峰瀑飞银练,映◇烟、一塔伶俜。
凭画槛,盼何时、来眺晚晴。
凉霄月影,照碧纱窗外,刺来欲逗。
冬心深护寒风里,正是缝裳时候。
云软铺绡,雪深卷絮,乞与苍髯瘦。
针神谁擅,天衣无缝能就。
却怪春色年年,名园桃李,毕竟谁工绣。
偏是翠钗甘寂寞,依旧空空妙手。
制芰成衣,纫兰为佩,或是同心友。
离离山上,绿苗新吐还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