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府公卿拜后尘,手持优诏挂朱轮。
从军幕下三千客,闻礼庭中七十人。
饰帐丽词推北巷,画堂清乐掩南邻。
岂同王谢山阴会,空叙流杯醉暮春。
莲府公卿拜后尘,手持优诏挂朱轮。
从军幕下三千客,闻礼庭中七十人。
饰帐丽词推北巷,画堂清乐掩南邻。
岂同王谢山阴会,空叙流杯醉暮春。
这首诗描绘了对杨仆射退休的祝贺场景,展现了其在官场的崇高地位与影响力。首句“莲府公卿拜后尘”,以莲花象征高洁与尊贵,形象地描绘了众多官员在杨仆射身后行礼致敬的情景,凸显其政治地位之显赫。次句“手持优诏挂朱轮”,通过“优诏”和“朱轮”这两个意象,进一步强调了杨仆射受到朝廷的特别恩赐与表彰。
接着,“从军幕下三千客,闻礼庭中七十人”两句,运用数字对比,生动地展示了杨仆射不仅在军事领域拥有众多追随者,在文治方面也深受敬仰,宾客云集,礼遇非凡。这不仅体现了其个人魅力,也反映了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影响力。
“饰帐丽词推北巷,画堂清乐掩南邻”两句,通过“饰帐”、“丽词”、“画堂”、“清乐”等词汇,描绘了杨仆射住所的豪华与艺术氛围,以及其在文学艺术领域的高雅品味,进一步彰显了其生活品质与文化修养。
最后,“岂同王谢山阴会,空叙流杯醉暮春”两句,以历史上的王谢家族聚会为参照,表达了对杨仆射退休宴会的赞美之情,暗示此次聚会虽不及古代名士聚会的盛况,但其意义与情感却同样深厚,充满了对杨仆射的敬意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杨仆射在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成就与影响,还传达了对其退休生活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贺诗。
我师发林屋,五夜翔天帆。
衣裳动云气,犹自桃花岩。
争迎白鹿车,冠盖道相衔。
李邕倾后辈,魁岸识虬髯。
汤也寔同社,登堂袂交把。
惊座得文翁,琴瑟调大雅。
昔别春复秋,心事一披写。
麒麟已翔空,吾道犹在野。
圣人奏云门,江湖自萧洒。
商飙薄炎赫,亭午雷破壁。
崩奔三峡流,危耸四座客。
宾跪请间觞,玉馔转狼籍。
平生狂奴态,醉舞拓金戟。
回头指葛强,何似铜鞮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