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积徘徊散薄昙,先春有信到江南。
常行浅砌犹疑别,欲过前山秖自谙。
当昼连烟昏远树,无灯通夕晓寒龛。
但知掩日韬霞意,始觉幽晖万景含。
委积徘徊散薄昙,先春有信到江南。
常行浅砌犹疑别,欲过前山秖自谙。
当昼连烟昏远树,无灯通夕晓寒龛。
但知掩日韬霞意,始觉幽晖万景含。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早春时节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深邃意境。
首联“委积徘徊散薄昙,先春有信到江南。”开篇即点出江南早春的特点,雪花轻盈地飘落,缓缓散去,仿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的“昙”字,既指雪花,也暗喻短暂而美好的时光,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颔联“常行浅砌犹疑别,欲过前山秖自谙。”进一步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色。诗人漫步在浅浅的石阶上,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与好奇,仿佛在探索新生命萌发的秘密。这句诗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生动地表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当昼连烟昏远树,无灯通夕晓寒龛。”转而描写白天与夜晚的景象。白日里,烟雾缭绕,远处的树木显得朦胧而神秘;夜晚,即使没有灯火,也能感受到清晨的寒意,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之美。
尾联“但知掩日韬霞意,始觉幽晖万景含。”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他知道,春天到来时,太阳被遮蔽,霞光隐退,但这正是为了给万物带来更加深沉、内敛的光辉。诗人由此领悟到,自然界的美不仅在于表面的繁华,更在于其内在的深邃与丰富,这种美蕴含于万物之中,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以及对生命与时间的哲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