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三覃》
《十三覃》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委积徘徊散薄昙,先春有信到江南。

常行浅砌犹疑别,欲过前山秖自谙。

当昼连烟昏远树,无灯通夕晓寒龛。

但知掩日韬霞意,始觉幽晖万景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早春时节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深邃意境。

首联“委积徘徊散薄昙,先春有信到江南。”开篇即点出江南早春的特点,雪花轻盈地飘落,缓缓散去,仿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的“昙”字,既指雪花,也暗喻短暂而美好的时光,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颔联“常行浅砌犹疑别,欲过前山秖自谙。”进一步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色。诗人漫步在浅浅的石阶上,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与好奇,仿佛在探索新生命萌发的秘密。这句诗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生动地表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当昼连烟昏远树,无灯通夕晓寒龛。”转而描写白天与夜晚的景象。白日里,烟雾缭绕,远处的树木显得朦胧而神秘;夜晚,即使没有灯火,也能感受到清晨的寒意,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之美。

尾联“但知掩日韬霞意,始觉幽晖万景含。”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他知道,春天到来时,太阳被遮蔽,霞光隐退,但这正是为了给万物带来更加深沉、内敛的光辉。诗人由此领悟到,自然界的美不仅在于表面的繁华,更在于其内在的深邃与丰富,这种美蕴含于万物之中,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以及对生命与时间的哲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宿芜湖口

菱荇芬香莲子熟,扁舟夜趁湖阴宿。

一杯独酌未成歌,渔人解唱遗鞭曲。

(0)

招陈守倪倅小酌

梅花落尽杏花迟,终日廉纤细雨霏。

不倒一樽消客恨,可令醒眼送春归。

(0)

游西岩寺二首·其二

三人同结静中缘,一到西岩思豁然。

何必拥炉倾浊酒,且来攀树听寒泉。

(0)

入承天观二首·其二

云舒云卷晓风凉,千尺松梢鹤唳长。

昨夜月宫飘桂子,至今楼殿带天香。

(0)

别吴漕翼道

岁晚分符出瘴烟,樗材无用只公怜。

此身乞得生前去,却向江南云水边。

(0)

次曲江先寄太守刘宜翁五首·其五

落尽梅花君未归,且携樽酒赋新诗。

逢人少说瑶台事,得道宁要俗子知。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