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琴高者,骑鱼上碧天。
小鳞随水至,三月满江边。
少妇自捞摝,远人无弃捐。
凭书不道薄,卖取青铜钱。
古有琴高者,骑鱼上碧天。
小鳞随水至,三月满江边。
少妇自捞摝,远人无弃捐。
凭书不道薄,卖取青铜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神话般的画面,以琴高仙人的传说为背景。"骑鱼上碧天"形象生动,展现了琴高超凡脱俗的仙姿,乘鱼遨游于青天之上,富有浪漫奇幻色彩。接下来的"小鳞随水至,三月满江边",描述了鱼儿散落人间,春水共长天一色,满江皆是鱼鳞的景象,富有生机和诗意。
诗人进一步通过"少妇自捞摝,远人无弃捐",展现了渔家妇女勤劳捞鱼的场景,以及人们对这些鱼的珍惜,无论近处的少妇还是远方的人,都不会轻易舍弃。最后两句"凭书不道薄,卖取青铜钱"则揭示了生活的现实性,人们虽然知道鱼的价值微薄,但仍会将其捕捞换取生活所需的青铜钱,表达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神话传说与日常生活,既有浪漫想象,又有现实写照,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特色,即在奇幻与日常之间寻找平衡,寓言深刻,语言质朴。
谁言襄阳苦,歌者乐襄阳。
太守刘公子,千年未可忘。
刘公一去岁时改,惟有州南汉水长。
汉水南流岘山碧,种稻耕田泥没尺。
里人种麦满高原,长使越人耕大泽。
泽中多水原上乾,越人为种楚人食。
火耕水耨古常然,汉水鱼多去满船。
长有行人知此乐,来买槎头缩项鳊。
放舟城西南,却向东南泊。
朝来雨新霁,白水浸城脚。
古汴多流苴,清泗亦浮沫。
平吞百涧暴,灭尽三洪恶。
游人不胜喜,水族知当乐。
舟行野凫乱,网尽修鳞跃。
香醪溜白蚁,鲙缕填花萼。
人生适意少,一醉皆应诺。
同游非偶然,后会未前约。
简书尚见宽,行日为公却。
西轩素屏开白云,婆娑老桂依霜轮。
顾兔出走蟾蜍奔,河汉卷海机石蹲。
牵牛自载倚桂根,清风飒然吹四邻。
东坡妙思传子孙,作诗仿佛追前人。
笔墨堕地称奇珍,闭藏不听落泥尘。
老人读书眼病昏,一看落笔生精神。
都城广大漫如天,旅人骚屑谁与欢。
北风号怒屋无瓦,夜气凝冽冰生槃。
雪声旋下白玉片,灯花暗结丹砂丸。
叩门剥啄惊客至,吹火仓卒怜君寒。
明时未省有遗弃,高论自笑终汗漫。
识君太学嗟岁久,至今客舍犹泥蟠。
正如憔悴入笼鹤,坐见摧落凌风翰。
明朝尚肯过吾饮,有酒不尽行将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