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仙桂最先春,萧洒高辞九陌尘。
两晋家声须有主,六朝文雅别无人。
荣驱豹尾抛同辈,贵上螭头见近臣。
蕲水苍生莫相羡,早看归去掌丝纶。
六枝仙桂最先春,萧洒高辞九陌尘。
两晋家声须有主,六朝文雅别无人。
荣驱豹尾抛同辈,贵上螭头见近臣。
蕲水苍生莫相羡,早看归去掌丝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所作,名为《送蕲州裴员外》。从诗中可以看出,罗隐在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作为文人的孤独感和对历史的沉思。
“六枝仙桂最先春,萧洒高辞九陌尘。”开篇两句描绘出早春时节的景象,仙桂花盛放,带着淡淡香气,而诗人却要告别友人,心中充满了离愁。九陌尘可能指的是长安城外九条道路上的黄尘,这里的“高辞”则表现出朋友即将远行的壮阔场面。
“两晋家声须有主,六朝文雅别无人。”诗人提及历史上的两晋(西晋和东晋)以及六朝时期(魏、吴、蜀三国直至南北朝),暗示当时的家族声望需要有人来承载,而在六朝时期,文雅之风已经难寻,对应现实中诗人对自己时代文人的孤独感。
“荣驱豹尾抛同辈,贵上螭头见近臣。”这两句通过对古代尊贵者和宠臣的形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仕途的期许和祝福。其中,“豹尾”、“螭头”都是古代车驾上的装饰,象征着尊贵的地位。
“蕲水苍生莫相羡,早看归去掌丝纶。”最后两句则转向诗人自身的情感表达,对友人的离别感到惆怅,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终将面对相同的道路,因此有了“早看归去掌丝纶”的准备和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时期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不舍,同时也透露出他作为文人在当时社会中的孤独与自觉。
我从姑苏来,高台逢吕豸。
共坐话当年,日昃不能罢。
回瞻玉山青,百里风帆挂。
维舟草堂前,梧竹自潇洒。
一别逾三秋,相见各惊骇。
开筵出红妆,持杯擘紫蟹。
黄花照白发,流光岂能买。
兹辰且尽乐,一醉百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