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客芳草思,湛湛天外舟。
坐令亲知疏,低徊此淹留。
古树擢奇石,清流汇芳洲。
素心谅有在,胡不为兹游。
远客芳草思,湛湛天外舟。
坐令亲知疏,低徊此淹留。
古树擢奇石,清流汇芳洲。
素心谅有在,胡不为兹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之人的内心情感与所见之景。开篇“远客芳草思,湛湛天外舟”,以芳草和天边的船只象征着远方的思念,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情感氛围。接着,“坐令亲知疏,低徊此淹留”两句,表达了因远离家乡和亲人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对现状的无奈,通过“低徊”和“淹留”这两个动作,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古树擢奇石,清流汇芳洲”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自然美景,古树与奇石、清流与芳洲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这不仅是一种对外在世界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暗示着即便身处异乡,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最后,“素心谅有在,胡不为兹游”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纯净之念的坚守,以及对当前处境的反思。这里的“素心”既指纯洁的心灵,也可能是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诗人似乎在问自己,为何不更积极地去体验这样的旅程,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远行之人面对孤独与思乡之情时的复杂心理状态,同时也蕴含了对内心纯净追求的思考,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意味。
已罢弹冠欲挂冠,一庵天遣养衰残。
雨荒园菊枝枝瘦,霜染江枫叶叶丹。
羹釜带鳞烹白小,蓬门和蔓系黄团。
夕阳更动闲游兴,十月吴中未苦寒。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身闲赢得出,天气渐暄和。
蜀马登山稳,南朝古寺多。
早花微弄色,新酒欲生波。
从此唯行乐,闲愁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