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江》
《三江》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纷纷裂素映山窗,万壑千岩色尽降。

转雾惊风朝不避,轻云蔽月夜无双。

爱同野鹤投高树,不畏飘蓬入大江。

一种萦光随去住,枉教人自对寒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景象的变幻莫测与自然界的神秘力量。首句“纷纷裂素映山窗”以“裂素”比喻雪或霜的洁白,通过“映山窗”展现出一片银装素裹的山景,营造出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万壑千岩色尽降”一句,将视野扩展至群山之中,强调了山川的壮丽与广阔。

“转雾惊风朝不避,轻云蔽月夜无双”两句,运用动态的描写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早晨的雾气与狂风,夜晚的轻云遮月,都体现了自然界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色,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

“爱同野鹤投高树,不畏飘蓬入大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向往。将自己比作自由飞翔的野鹤和随波逐流的飘蓬,既展现了对自然界的亲近与热爱,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最后,“一种萦光随去住,枉教人自对寒缸”一句,以“萦光”象征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无论是随时间流逝还是空间变化,这种情感始终伴随着他。同时,诗人通过“寒缸”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寒冷环境的适应与内心的温暖,也暗示了在面对外界变化时,保持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我关系的独特见解,以及在复杂环境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渴望。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螺川舟中与世赏内翰小酌联句三首·其二

夕阳江上系兰舟,今日相逢是旧游。

身远江湖仍恋阙,望穷霄汉欲登楼。

胸中老气凭谁识,眼底风光为我留。

千古英雄今在否,不须愁对蓼花洲。

(0)

夜会与邝载道联句·其二

十年车马到神京,汉室于今如贾生。

朝野共闻吾主圣,乾坤还见泰阶平。

越□□□皆南贡,阃外将军罢北征。

草木亦知同雨露,欲书天保献承明。

(0)

次韵答徐太守

重逢幸未鬓成丝,西水楼前驻节时。

魏阙风云劳我梦,嘉禾山水尽君诗。

催科心苦趍程急,话旧情多解缆迟。

自古男儿天下志,不妨吴越日交驰。

(0)

送李宪长入觐一首

几年持宪肃清高,马足飞尘入觐劳。

供帐举怀歌伐木,邮亭张烛看豪曹。

东南疲弊新封事,西北风霜旧豸袍。

遥想玉阶三祝后,太平天子特恩褒。

(0)

漫兴三首复次前韵·其三

待漏长安拂曙行,十年京国记平生。

联诗东署公霜韵,煮茗西怜借瓦铛。

身外功名须勇退,笑中刀剑最相倾。

渊明亦是知几者,纲目书中看品评。

(0)

次官汝清伤雨韵

久雨淋漓水溢城,汗渠何处觅深情。

九逵迢递埋车辙,八表空濛恼客情。

平地黍苗随汨没,逆流鸥鸟任纵横。

遣愁三酌麻姑酒,不学沉酣阮步兵。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