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送漱泉归淮南,并为泊琴、芾卿问》
《水调歌头.送漱泉归淮南,并为泊琴、芾卿问》全文
清 / 冯煦   形式: 词

朔雁下平楚,江上峭帆开。

劳劳南北何事,茸帽暗尘霾。

几点疏林倦鸟,一抹乱山斜照,分手石城隈。

今夜扬州月,横笛弄潮来。前游地,归不得,重徘徊。

西窗暗雨乍歇,银烛渐成灰。

为问潘郎凄紧,更念刘郎萧瑟,相见且衔杯。

岁晚莫回首,残客尚天涯。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近现代初的冯煦所作的《水调歌头·送漱泉归淮南》,以送别为主题,融入了对友人的关切和对旅途的想象。首句“朔雁下平楚,江上峭帆开”描绘了一幅秋雁南飞、江面孤帆的画面,渲染出离别的氛围。接下来,“劳劳南北何事,茸帽暗尘霾”表达了对友人长途跋涉的辛劳与旅途中的风尘之苦的关心。

“几点疏林倦鸟,一抹乱山斜照,分手石城隈”写景中寓情,通过描绘鸟儿归巢、夕阳西下,暗示了分别时刻的落寞与不舍。下片转入对未来的设想,“今夜扬州月,横笛弄潮来”想象友人在扬州赏月、吹笛,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相聚的期待。

“前游地,归不得,重徘徊”表达了对友人归乡之路的牵挂,以及自己因不能同行而产生的徘徊与惆怅。接下来,“西窗暗雨乍歇,银烛渐成灰”描绘了室内环境的变化,暗雨过后,烛光摇曳,增添了离别的感伤。诗人借问潘郎(可能指友人)和刘郎(典故,此处可能指友人境遇),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关怀。

最后两句“岁晚莫回首,残客尚天涯”劝慰友人,不要在岁末回首往事,自己虽不能同行,但心系远方,希望友人能坚强面对,保持乐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冯煦的诗词造诣。

作者介绍
冯煦

冯煦
朝代:清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阳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途中闻布谷

关心耕作。辛苦声声催布谷。恐尔思饥。

争向千门万户啼。太仓红朽。饱死侏儒天下瘦。

泪落东风。忍听嗷嗷满泽鸿。

(0)

减字木兰花·其二

情天好住。只在长条牵系处。无限精神。

接引从来多少人。春三二月。不放离人轻易别。

纵使春归。依旧殷勤挽落晖。

(0)

定西番·其三画鹰

唤起玉关豪杰,开倦眼,盼青云,去从军。

如许纵横狐兔,臂鞲缠杀人。

依旧极天衰草,向黄昏。

(0)

杏花天.晚眺

柳丝丝外天涯路。谩长是、朝朝暮暮。

玉龙哀曲难重度,怨入琵琶拨处。

便斩却、相思万树,争禁得、良宵风雨。

不如依例甘虚负,深锁连环屈戍。

(0)

误佳期.饯春

垂柳垂杨城郭。中有帘栊楼阁。

送春无限惜春心,怕见名花落。

独自倚栏杆,无意斟杯斝。

他乡欲寄故人书,只待南飞鹤。

(0)

步蟾宫.寿潘庆济表兄封翁七十双庆

岁星下界来游戏。休再问、神仙甲子。

鹿车对挽出花间,难得是、椿萱并美。

晚年骑省无情绪,且种就、庭阶兰芷。

洪崖喜捧寿觞来,愿许附、霓裳队里。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