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湘云一片,谁剪落、影娟娟。
看愁泪无痕,离魂欲化,院后廊前。
玲珑冷波低荡,任花风、袅上水沈烟。
晓露千丝碧窨,夕阳一桁红偏。明玕。戌削可人怜。
最好已凉天。忆旧家风景,荭花小阁,箬叶轻船。
而今水云无分,只红尘、遮断便疑仙。
留伴桃笙八尺,日长枕手閒眠。
是湘云一片,谁剪落、影娟娟。
看愁泪无痕,离魂欲化,院后廊前。
玲珑冷波低荡,任花风、袅上水沈烟。
晓露千丝碧窨,夕阳一桁红偏。明玕。戌削可人怜。
最好已凉天。忆旧家风景,荭花小阁,箬叶轻船。
而今水云无分,只红尘、遮断便疑仙。
留伴桃笙八尺,日长枕手閒眠。
此诗《木兰花慢·竹帘》由清代诗人杨芳灿所作,描绘了一幅竹帘下的秋日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宁静之美。
首句“湘云一片,谁剪落、影娟娟”,以湘云比喻竹帘之影,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仿佛是有人将云朵裁剪成竹帘的形状,轻柔地铺展在空中,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美。
接着,“看愁泪无痕,离魂欲化,院后廊前”几句,通过“愁泪无痕”和“离魂欲化”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以及对离别之痛的深刻感受。这种情感在“院后廊前”的场景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渲染,营造出一种既哀伤又略带凄美的氛围。
“玲珑冷波低荡,任花风、袅上水沈烟”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竹帘下的水面比作玲珑剔透的冷波,随风轻轻荡漾;同时,水面上飘散的烟雾仿佛被花香所吸引,袅袅上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晓露千丝碧窨,夕阳一桁红偏”描绘了晨露与夕阳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前者是清晨的清新与生机,后者则是傍晚的温暖与柔和,两者相互映衬,展现了时间流转中的自然之美。
“明玕。戌削可人怜。最好已凉天”几句,通过“明玕”(明亮的珠玉)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喜爱,尤其是“已凉天”这一特定时节,似乎更符合诗人内心的情感需求,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最后,“忆旧家风景,荭花小阁,箬叶轻船”几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包括“荭花小阁”和“箬叶轻船”这样的具体场景,进一步加深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情。
“而今水云无分,只红尘、遮断便疑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感慨,认为即使是在红尘之中,也能感受到超凡脱俗的仙境之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豁达与追求。
“留伴桃笙八尺,日长枕手閒眠”作为结语,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在的生活画面,诗人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度过悠长的时光,与桃笙相伴,享受闲适的生活,表达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木兰花慢·竹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