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散碧梧影,横琴每夕昏。
静涵千涧水,坐送隔溪云。
仙乐钧天梦,秋声落雁群。
绮寮风细细,香沁藕丝裙。
凉散碧梧影,横琴每夕昏。
静涵千涧水,坐送隔溪云。
仙乐钧天梦,秋声落雁群。
绮寮风细细,香沁藕丝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傍晚时分,凉风轻拂,碧绿的梧桐树影斑驳,琴声悠扬,仿佛与夜幕一同降临的画面。"凉散碧梧影",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清新与宁静,也暗示了琴声的清凉与和谐。
接着,"横琴每夕昏",将听觉与视觉巧妙结合,让人仿佛能听到琴声在黄昏时分回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静涵千涧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之美,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千涧之水的静谧所包容,引人遐想。
"坐送隔溪云",则通过动态的云彩,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与流动性,使整个场景更加鲜活。"仙乐钧天梦",将音乐与仙境相连,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秋声落雁群",以秋日的自然之声,衬托出雁群南飞的景象,既有季节的更替感,又蕴含着生命的流转与变迁。最后两句"绮寮风细细,香沁藕丝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微风中带着花香的环境,以及女子穿着带有藕丝花纹裙子的美丽形象,增添了画面的柔美与温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美感的山水人物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葛巾翩翩玩秋风,元熙有此归来翁。
南山荒径亦何有,黄花迎笑篱之东。
平生闻道不愠穷,冷澹亦与黄花同。
风霜岁宴吾与汝,肯逐桃李争春红。
寒香盈把欲谁赠,绕篱三嗅心冲冲。
停云远在天一方,八表惨淡将焉从。
渡江仍孙马化狗,伐荻小儿蛇作龙。
忧来惆怅清樽空,解事白衣乃相逢。
一觞进我忘忧物,浩歌目送南飞鸿。
与子皆去国,十年天一隅。
数奇逢恶岁,计拙集枯梧。
好士馀刘表,穷交忆灌夫。
不矜持汉节,犹喜揽桓须。
清句金丝合,高楼雪月俱。
吟哦出新意,指画想前模。
自写千言赋,新裁《六幅图》。
传看一座耸,劝著尺书呼。
莫使骚人怨,东游不到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