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刘贡父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其二》
《次韵和刘贡父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与子皆去国,十年天一隅。

数奇逢恶岁,计拙集枯梧。

好士馀刘表,穷交忆灌夫。

不矜持汉节,犹喜揽桓须。

清句金丝合,高楼雪月俱。

吟哦出新意,指画想前模。

自写千言赋,新裁《六幅图》。

传看一座耸,劝著尺书呼。

莫使骚人怨,东游不到吴。

(0)
注释
去国:离开国家。
天一隅:偏远的一角天空。
数奇:命运多舛。
恶岁:凶年。
刘表:东汉名士,以爱才闻名。
灌夫:汉代豪放之士。
矜持:执着坚守。
桓须:比喻亲密的手拉手。
金丝合:比喻诗句的精妙。
高楼雪月:高雅的环境。
吟哦:吟咏。
新意:创新的思想。
《六幅图》:六幅新的画作。
耸:惊叹。
尺书:简短的信件。
骚人:文人。
东游不到吴:未能东行到吴地。
翻译
你我一同离开故乡,十年来身处偏远角落。
命运多舛又遇凶年,谋略不足只能栖身枯枝。
怀念像刘表那样爱才的人,想起穷困时的朋友如灌夫。
我不再执着于汉朝的使命,却更愿握紧你的手。
清雅的诗句如同金丝编织,高楼之上共赏雪月之美。
吟诵中创新意,描绘中追寻前人的典范。
我写下千言诗赋,又创作了新的六幅画卷。
众人传阅赞叹不已,一封尺书唤起共鸣。
别让文人墨客心生怨念,我未能东游至吴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和刘贡父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其二)》。通过对诗句的分析,可以窥见诗人在创作时的心境与意象。

首先,“与子皆去国,十年天一隅”两句表达了诗人流离失所、漂泊异乡的痛苦和无奈。这里的“十年”,可能是虚指长时间,而非实指十年,这种说法在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天一隅"则形象地描绘出远方故土的模糊轮廓,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切的情感。

接着,“数奇逢恶岁,计拙集枯梧”两句反映了诗人面临困境和不幸时的心情。"数奇"意味着连续不断的不顺利,而“逢恶岁”则是指遭遇不祥之年。"计拙"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的无奈,"集枯梧"形象地描绘出秋天树木凋零的情景,暗喻着诗人的心情和物质上的困顿。

“好士馀刘表,穷交忆灌夫”两句中,“好士”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而“馀刘表”则是说这种人如同古代的名臣刘表一样难以寻觅。“穷交忆灌夫”则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对昔日友人的怀念。"灌夫"是一种古代的贤者,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展现了他对于高尚品质和深厚情谊的向往。

“不矜持汉节,犹喜揽桓须”两句继续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不矜持汉节"可能是在说尽管身处异乡,但依旧保持着汉族的节操。而“犹喜揽桓须”则是说即便在困厄中,诗人仍然喜欢回味那些古代圣贤的事迹,寻找精神上的慰藉。

“清句金丝合,高楼雪月俱”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清句金丝合"可能是在形容诗歌之美,如同金丝一般精致和华丽,而“高楼雪月俱”则是说诗人在高楼上,伴随着雪和明月,这既是一个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吟哦出新意,指画想前模”两句展示了诗人的艺术追求。"吟哦"是咏叹、吟诵的意思,而“出新意”则表达了诗人在艺术上的创新和突破。“指画想前模”则是在说诗人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展现其内心世界。

“自写千言赋,新裁《六幅图》”两句直接反映了诗人的创作活动。"自写千言赋"是指诗人自己撰写了一篇长赋,这种文学体裁通常用于表达深沉的思想和情感。而“新裁《六幅图》”则是在说诗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古代的名画进行了新的解读或创作。

最后,“传看一座耸,劝著尺书呼。莫使骚人怨,东游不到吴。”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朋友的关心与提醒。"传看一座耸"可能是在说诗人希望朋友们都能看到他的作品,而“劝著尺书呼”则是要朋友们通过书信来保持联系。"莫使骚人怨"是在告诫不要让那些才华横溢的人产生怨恨,而“东游不到吴”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希望他们在旅行中不会因为自己的作品或行为而受到挫折。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展现,反映出苏轼那种超脱物外、自强不息的精神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无题二首·其一

瑶池何处碧桃开,青鸟西飞尚未回。

往事未应非汉武,人间新筑望仙台。

(0)

静渊

瞿塘五月惊湍险,不道人心险更强。

独有此渊供此老,一泓终日自天光。

(0)

立儿扶其母榇还乡作此以示四首·其四

谁为儿孙积俸金,作官偏费老年心。

好看司马传家训,更究杨雄远酒箴。

见恶探汤应自罕,读书如渴易成深。

到家不忘趋庭语,鞭辟应须向上寻。

(0)

寄从兄月江先生致政司训

同在风尘先息机,皋比丢却理荷衣。

风高彭泽知公逸,梦久邯郸愧我非。

漠漠水田香稻熟,清清池馆落花飞。

家传真一须多酿,留待游人十月归。

(0)

雨中新寒坐芸香小阁呈郝兵备二首·其二

雨珠千点散琅玕,淅沥声高客袂寒。

金鉴有光勤自拂,龙泉无事厌轻弹。

空闻蟋蟀吟朝夕,未见鹍鹏振羽翰。

岁岁穷经无寸补,怪谁将作蠹鱼看。

(0)

书锦屏驿用前人韵

曾将捷径怪终南,歧路谁重问剧骖。

伞盖刺天应碍月,锦屏迎日自晴岚。

风光底厌频频赏,机事何须历历参。

笑杀触蛮三百里,不扬金鼓战锋酣。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