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儿扶其母榇还乡作此以示四首·其四》
《立儿扶其母榇还乡作此以示四首·其四》全文
明 / 苏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谁为儿孙积俸金,作官偏费老年心。

好看司马传家训,更究杨雄远酒箴。

见恶探汤应自罕,读书如渴易成深。

到家不忘趋庭语,鞭辟应须向上寻。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所作的《立儿扶其母榇还乡作此以示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表达了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和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首句“谁为儿孙积俸金,作官偏费老年心”开篇即点出主题,感叹为子孙积累财富的不易,尤其是官员在为国效力的同时,往往耗费了自己晚年的精力与心血。这种牺牲与奉献,体现了对家族责任的担当。

接着,“好看司马传家训,更究杨雄远酒箴”两句,引用历史人物司马迁和杨雄的故事,强调了传承家训和远离酒色的重要性。司马迁的《史记》中蕴含着丰富的家族教育理念,而杨雄的《酒箴》则告诫人们要远离酒色,保持清廉。这两句话既是对古代智慧的引用,也是对后人行为的指导。

“见恶探汤应自罕,读书如渴易成深”进一步阐述了道德修养和学习的重要性。见到不好的行为应该少接触,如同避免热水烫伤;而读书如同口渴时饮水,容易深入理解并吸收知识。这两句形象地说明了道德自律和勤奋学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最后,“到家不忘趋庭语,鞭辟应须向上寻”则是对孝顺和上进精神的强调。即使回到家中,也不忘父母的教诲,应当不断追求进步,深入探索更高的境界。这句话体现了对家庭传统价值的尊重和对个人发展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深刻地探讨了孝道、家训、道德修养、学习态度以及个人发展等多个方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后辈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苏葵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猜你喜欢

读史·其四

德光起龙沙,忽拔汴水帜。

赭袍拜千官,始识皇帝贵。

饮冰一何愚,剖腹有馀秽。

可怜无知石,犹纪会同岁。

(0)

别次山馆中诸客

德星光照斗牛野,我亦沙鸥尾凤鸾。

聚首自怜我辈在,画眉莫与世人看。

正平幸作忘年好,灵运那知入社难。

明日回头别群玉,乱山何处兀孤鞍。

(0)

山居闲思·其二

菡萏儿女态,舂锄金石交。

晚来微雨过,凉思满蒲梢。

(0)

送智蟾上人游天台

昔年在伊洛,林壑每相从。

对扫竹下榻,坐思湖上峰。

自言伊洛波,每起沧洲忆。

今兹道行游,千里东南国。

都门汴河上,柳色入青烟。

流水向淮浦,归人随越船。

东南遍林巘,万壑新流满。

小桂绿应芳,江春行已晚。

蔼蔼赤城阴,依依识古岑。

一去谁复见,石桥云雾深。

(0)

和杨子聪答圣俞月夜见寄

秋露蔼已繁,迢迢星汉回。

皎洁庭际月,流光依井苔。

有客爱凉景,幽轩为君开。

所思不可极,但慰清风来。

(0)

拟剥啄行寄赵少师

剥剥复啄啄,柴门惊鸟雀。

故人千里驾,信士百金诺。

搢绅相趋动颜色,闾巷欢呼共嗟愕。

顾我非惟慰寂寥,于时自可警偷薄。

事国十年忧患同,酣歌几日暂相从。

酒醒初不戒徒驭,归思瞥起如飞鸿。

车马阒然人已去,荷锄却向野田中。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