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其一》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家山忘了脚腾腾,试作巴谈却解应。

不为游人问乡里,岂知身是锦城僧。

(0)
翻译
我忘记了家乡的样子,脚步轻快地尝试用川语交谈。
我不是为了游客询问乡情,谁会想到我身为成都的僧人。
注释
家山:故乡。
忘了:忘记。
脚腾腾:脚步轻快。
试作:尝试。
巴谈:四川方言交谈。
却解应:能够应对。
游人:游客。
乡里:家乡。
岂知:哪里知道。
身:自己。
锦城:成都。
僧:僧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家山忘了脚腾腾”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忘我忘形的情怀。“试作巴谈却解应”则是在说即使是尝试着去讨论或模仿古人,也能做得游刃有余。这两句突显了诗人的胸怀和才华。

“不为游人问乡里”表明诗人对于常人关心的世俗之事并不在意。“岂知身是锦城僧”则揭示了诗人本身是一位居住在成都(古称锦城)的僧人。这两句流露出诗人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既有高超的文学才华,又有出世脱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身份认同的一种幽默和自嘲。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赠别谭见日山人·其一

与子产南海,迢迢隔河津。

一朝遇五羊,似我平生亲。

袖中握灵蛇,各各称入神。

风霜岂不苦,憔悴宁惜身。

上帝居紫宫,狂噬何狺狺。

娥眉妒不收,嫫姆充下陈。

黄金百镒尽,志士常苦辛。

(0)

张幼于惠临洮赐砚歌

蒙将军扫中山敌,归向临洮斲地脉。

刓出坚珉三尺碧,祖龙爪端五花黑。

一时漆合毛颖交,千古泓开墨君宅。

临洮金人血中土,天画此石归沙碛。

歙州龙尾近足致,端溪鹆眼新堪惜。

淳熙主人眷西顾,玉堂昼草平番檄。

中涓但睹天颜喜,学士惊传百朋锡。

小击疑闻泗滨磬,捧来似剖蓝田璧。

宸章姓字刻琬琰,烟霞不散乌皮席。

后四百年竟谁在,楚人弃弓楚人得。

张生豁达烟过眼,王子贪馋咽生液。

呜呼右军风字世不见,令我青箱久无色。

珍重题诗一报张,夙生或结词林识。

(0)

骢马行送刘宪伯乔

骢马驱,何悠悠。月题染朱汗,倏与飞电流。

昔驱长安陌,今在粤海陬。

外台手执天子法,儿能学语皆知刘。

翩翩鸣佩觐帝旒,祖筵衣冠盈道周。

酌金罍,罗玉羞。吹长笛,弹箜篌。

莫奏折杨柳,清霜满炎州。

(0)

锦城夕

锦波澄霁色,丹楼生晚辉。

江光二流暝,桥影七星稀。

犹明叔度火,未息文君机。

南陌骖騑度,东城钟漏微。

(0)

棣萼联辉楼

东阁有高楼,为问谁所营。

人言蜃湖裔,家声重蚺城。

环居数百指,中有三弟兄。

相将若鼎峙,敦此手足情。

朝读楼上书,埙篪日和鸣。

夜宿楼下床,共被如姜生。

坐令阋墙者,望望惭分荆。

贤哉太史氏,华榱揭新名。

斯人去已远,友义垂休贞。

子孙袭遗矩,学祖龙门程。

感彼棠棣花,春风益敷荣。

我昔会宗谱,君家实同盟。

荏苒十六年,老大嗟尘缨。

蓉峰翠如染,星水涵空明。

何时一登眺,揽衣坐前楹。

对花说往事,载赋鸰原行。

(0)

南山塔晚眺

层标际飞翠,落日悬孤嶂。

霜降群山残,天秋百泉响。

夕鸟澄远心,归云发遐想。

愿言谢尘埃,复此丘中赏。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