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别谭见日山人·其一》
《赠别谭见日山人·其一》全文
明 / 叶春及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与子产南海,迢迢隔河津。

一朝遇五羊,似我平生亲。

袖中握灵蛇,各各称入神。

风霜岂不苦,憔悴宁惜身。

上帝居紫宫,狂噬何狺狺。

娥眉妒不收,嫫姆充下陈。

黄金百镒尽,志士常苦辛。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叶春及所作的《赠别谭见日山人(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谭见日分别的情景,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首句“与子产南海,迢迢隔河津”,以“产”字借指友人,形象地表达了两人相距遥远,如同被大海和河流阻隔,难以相聚的遗憾之情。接着,“一朝遇五羊,似我平生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偶遇的友人比作久违的亲人,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相遇的喜悦。

“袖中握灵蛇,各各称入神”描绘了友人间的默契和心灵相通,如同手中握着灵蛇般,无需言语,心意已通。这不仅体现了深厚的友谊,也暗示了彼此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风霜岂不苦,憔悴宁惜身”两句,通过自然界的风霜比喻人生的艰难困苦,表达了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也不愿让对方为自己的不幸而担忧,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牺牲精神。

“上帝居紫宫,狂噬何狺狺”一句,以神话传说中的上帝和狂犬比喻世间的不公和邪恶,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不满和批判。

“娥眉妒不收,嫫姆充下陈”运用美女与丑女的对比,讽刺了社会上对美的偏见和对丑陋的忽视,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最后,“黄金百镒尽,志士常苦辛”表达了对志士仁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苦和牺牲,赞美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刻,通过对友情、人生、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叶春及
朝代:明   字:化甫   籍贯:浙江归安   生辰:1532—1595

叶春及,[明](公元1532年至1595年)字化甫,号石洞,明代广东惠州归善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一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年六十四岁。“刚方廉介,学行表表”,一生上疏甚多,《广东文征》收其奏疏四篇。著述甚丰,有《絅斋集》、《肇庆志》、《顺德志》、《永安志》、《惠安志》。亦为西湖、罗浮山留下很多题记,其中尤为出名的是罗浮山石洞山房的《逃庵记》摩崖石刻。
猜你喜欢

晚春感事

风恶房栊燕子归,雨多山路蕨芽肥。
青餈旋捣作寒食,白葛预裁充暑衣。
稚子日长供课早,故人官达寄书稀。
幽居自喜浑无事,又向湖阴坐钓矶。

(0)

戊午元日读书至夜分有感

七十年来又四年,雨声灯影故依然。
未收浮世风沤梦,尚了前生蠹简缘。
老学辛勤那有补,旧闻零落恐无传。
先师钵袋终当付,叹息谁能共著鞭?

(0)

予以壬戌六月十四日入都门癸亥五月十四日去

一百七十里,我行谁谓赊。
期年初去国,度宿即还家。
事似谈春梦,身如寄客槎。
石帆村好在,重理旧桑麻。

(0)

雨後至近村

年耄身犹健,秋高疾已平。
邻翁思问讯,蔬圃要巡行。
竹杖轻无迹,芒鞋捷有声。
相逢无别语,努力事冬耕。

(0)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

细雨如丝映晚晖,店家小憩换征衣。
春农耕罢负犁去,村社祭余怀肉归。
黄犊自依残照卧,白鸥争傍小滩飞。
道边旧识凋零尽,谁记辽天老令威?

(0)

拜敕口号

扶病中庭拜,君恩抵海深。
顿增新禄格,暂拂旧朝簪。
心欲先营酒,儿言且赎琴。
人生奉祠贵,喜色动山林。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