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轩辕冢》
《轩辕冢》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古风

黄帝已仙今有冢,武皇一语群臣愯。

衣冠葬者对谓谁,千载似为方士俑。

谀臣诞谩不足非,有冢岂徒冠与衣。

董生汲直乃安在,牖纳空嗟失此机。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轩辕冢》,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邵宝,字国贤,号双塘,江苏无锡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

诗中开篇“黄帝已仙今有冢”,以黄帝仙逝后留下陵墓的景象起笔,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接着“武皇一语群臣愯”一句,通过引用武皇(可能指汉武帝)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君主权威的敬畏和臣子们的响应,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衣冠葬者对谓谁”一句,转而探讨了陵墓中所葬之人的身份问题,暗示着这些被埋葬的并非真正的帝王或显赫人物,而是象征性的存在,如“千载似为方士俑”。这里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传说中的方士联系起来,引发读者对于历史真实与虚构之间的思考。

“谀臣诞谩不足非,有冢岂徒冠与衣”两句,批评了那些阿谀奉承的臣子,指出他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徒有其表,并非真正有意义的行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实际贡献的反思,认为他们的陵墓不应仅仅作为衣冠的象征存在。

最后,“董生汲直乃安在,牖纳空嗟失此机”两句,借用了董仲舒和汲黯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人才在历史长河中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遗憾。诗人感慨于历史机遇的流逝,以及那些本应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物却未能实现其价值的现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及其陵墓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邵宝对于历史、人性和社会的独到见解。诗中既有对传统权威的尊重,也有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人才价值的深切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傅银青挽词二首·其二

丹旐国西门,茅庐济水源。

官清贫似旧,名重殁犹存。

台阁传遗懿,交游拭泪痕。

君恩不改故,延赏遍诸孙。

(0)

章氏郡君挽词

冯唐垂老郎潜后,李白风流罢直馀。

解组同归荣故国,剖符仍得奉安舆。

家声未替三公旧,葬客应倾数郡车。

德映闺门人莫见,埋文子细列幽墟。

(0)

陪毛君游黄仙观

李叟仙居仍近市,黄公道院亦依城。

定应昔日山林地,未有今时鸡犬声。

白鹤翻飞终不返,黄冠憔悴只躬耕。

试从车骑寻遗迹,恐有居人解养生。

(0)

乘小舟出筠江二首·其二

宦游欲学林间鹊,每到新年旋叠巢。

蓬箬笼船聊似屋,渔樵把臂便成交。

不妨袖里携诗卷,尚可床头置药包。

《古史》欲成身愈困,客来未免答讥嘲。

(0)

放榜后次韵毛守见招

饱食安眠愧不材,疏帘翠帟幸相陪。

深居正厌银袍乱,失喜初闻铁锁开。

佳句径蒙探古锦,小槽仍报滴新醅。

诸人欲见风流伯,不用招呼亦自来。

(0)

县中诸花多交代江君所栽牡丹已过芍药方盛偶寄小诗

偶来山邑便成家,惭愧潘生满县花。

想见清樽槛边饮,尚留佳句壁间誇。

根株未老年年好,艳色方秾日日加。

闻道北游无意味,春深河上足风沙。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